吉卜力經典動畫《魔法公主》感動全球無數影迷,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新物種,因形態特徵與魔法公主相近,決定以他的名字「桑」來命名。
「小桑馬頭魚」屬於軟棘魚科,能在深海生存。在東亞和東南亞海鮮市場常見,台灣也有。圖片來源:Huang等人(CC BY 4.0)
新發現的深海魚名為「小桑馬頭魚」(學名:Branchiostegus sanae)。臉頰上有漂亮的紅色條紋,神似《魔法公主》裡少女戰士「小桑」(San)臉上的紅色刺青,因此種小名定為sanae。
發現小桑馬頭魚的地點在海南島陵水和西沙群島間水深約200公尺的水域。小桑馬頭魚屬軟棘魚科(Branchiostegidae)馬頭魚屬(Branchiostegus,又稱方頭魚屬)。深海軟棘魚可以在極深的海域生存,可達海面下600公尺。
馬頭魚在東亞與東南亞海鮮市場十分常見,台灣也可看到,但棲息深度較深,研究不多。中國團隊指出,他們4年前注意到中國南方沿海的魚市場有形態不同的未知物種,但2年過後才採集到標本。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運用基因分析,確認這是新物種,成果於2月刊登在科學期刊《Zookeys》。
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一種新魚,因其外觀像《魔法公主》中的小桑,命名為「小桑馬頭魚」。圖片來源:Huang et al/Hayao Miyazaki/Studio Ghibli
《魔法公主》是吉卜力工作室1997年首映的電影,是當年日本票房冠軍,獲得將近200億日圓票房。片中透過人類村莊與山中獸神的互動,暗喻大自然與人類經濟發展的衝突。「魔法公主」小桑即是由山犬神養大的人類孤兒。
主要作者黃皓晨表示,《魔法公主》裡,小桑視自己為森林的一部分,並為保護森林而戰。這部電影深入挖掘了人與自然的複雜關係,宣揚兩者和諧共存的理念,也是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名字來傳達的理念。
馬頭魚屬原先僅有19種,過去34年此屬僅發現了3種。黃皓晨表示,能在這個群體中發現新物種是「罕見而幸運的事。」
資料來源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