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嫦娥六號任務首次帶回月球背面的樣本進行分析後,顯示出跨越數十億年的月球火山活動歷史。該任務已於今年6月將近兩公斤的月球土壤成功帶回地球,這些樣本的究成果已於11月15日分別發表在《科學》(Science)和《自然》(Nature)期刊上。這是人類首次深入探究月球背面地質構造的歷史證據。
嫦娥六號所帶回的微米等級塵埃顆粒,大小範圍從1到數百微米不等,包含來自不同地質年代的顆粒混合物。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塵埃形成的原因來自於微隕石與高能太陽風粒子的持續撞擊。這些撞擊使月岩碎裂成塵埃顆粒,並在缺乏大氣層干擾的環境中噴濺散落。透過測量樣本中的同位素含量,研究團隊發現部分塵埃顆粒源自約28.3億年前噴發所形成的熔岩,另一團隊則發現樣本中還包含可追溯至約42億年前形成的熔岩顆粒。這些研究成果進一步證實月球曾在長達數十億年的時間內經歷活躍的火山活動時期,之後地質活動逐漸減緩,並演變成今天的靜止狀態。
嫦娥六號是中國第二次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任務,首次成功登陸則是由嫦娥四號於2019年完成。兩次任務的著陸地點均位於月球南極的艾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這是月球最古老且最大的隕石坑之一,約在近40億年前因巨大隕石撞擊而形成。嫦娥六號任務的成功不僅深化了對月球演化歷史的理解,也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