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貓咪相對近代才被馴化,但人貓之間的關係,已經在許多方面改變了牠們。
被當成寵物養的貓(如圖中這隻加拿大無毛貓),未來可能會發生更多改變,因為牠們一直和人類維持著密切的關係,這會讓牠們的體型變得更大、個性也會更友善。Photograph by Kucher Serhii, Shutterstock
在短短1萬年內,貓從野外走進人類的世界,並陪伴我們走遍全球。但其實,貓早就在沒有人類的世界裡演化了約3700萬年。
即使是在貓和人類相伴的這幾千年間,對於牠們要在什麼時候交配、要和誰交配,我們其實並沒有影響力。從身體上來看,家貓和牠們野外親族間的變化相對來說很少;大部分的貓品系都只有不到200年的歷史,體型大小與外型也相當一致。這些都有助證明貓的馴化真的是發生在非常晚近的時候。
育成新種
像布偶貓和伯曼貓這樣的品系,是一直到最近才出現的,捲毛的柯尼斯捲毛貓(Cornish Rex)和沒有毛的加拿大無毛貓(Sphinx cat,又名斯芬克斯貓)也是。其他如波斯貓之類的品系則比較古老(牠們的起源可追溯到1600年代的中東),但是跟眾多狗品系相比,貓的品系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年輕。
雖然某些狗品系標榜著在本能和個性方面會有差異,但大部分貓品系的主要差別還是在外表,並不特別是在性情或體型大小方面。貓育種家還在持續積極培育新的變種,包括家貓和野生貓科動物的混種後代。孟加拉貓原本就是亞洲豹貓(石虎)和家貓的混種。薩凡納貓(Savannah cat)是非洲藪貓和家貓的混種。有些人認為,這兩個品系存在爭議,因為牠們有野生動物的血統。
未來的貓
在一千多年前的歐洲,貓被用來控制鼠患、但牠們也是毛皮的來源。有一群北歐考古學家比較了維京人時代的貓毛皮跟現代的貓咪,他們發現21世紀的貓咪體型增加了16%。
這個發現非比尋常,因為馴化通常會讓動物的體型縮小。狗就比狼小了四分之一;而像牛、綿羊和山羊之類的家畜,也都比野外的原生種還小。
這並不單純是因為能吃到能量密集的飼料才愈長愈大隻。科學家也記錄到在澳洲野地自由活動的貓和浪貓的體型都比較大。儘管這些貓可能會偷吃人類的剩食,但並不是所有的貓都有人固定餵食。當然,貓不會神奇地長到像哥吉拉那麼大,就像牠們不會突然之間演化出對生的大拇指一樣。
跟這隻獨行的雪豹不同,家貓在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友善,因為牠們會持續接觸人類。Photograph by Steve Winter, National Geographic Image Collection
大隻又友善
但牠們會變成什麼樣的貓呢?有一個可能,是未來的貓會長得比今天的貓更大隻。
和人類的持續接觸,有可能會讓貓變得更友善。跟狗相比,野貓天生就比較獨來獨往、也比較冷淡,因為狗有很長的群居動物演化史,而不是獨行的獵手。跟人類的持續接觸也可能會讓友善的貓獲得生存優勢,讓牠們有機會把善交際的基因傳下去。
時間一久,就可能孕育出個性比較輕鬆自在的寵物,不會破壞跟貓一起生活時最令人喜愛的地方:當貓咪依偎著你時,你會知道牠是真心的。
科學家比較了家貓和雲豹、雪豹、非洲獅和蘇格蘭野貓的社會行為和個性,他們發現家貓並不特別適合群體生活。因為家貓通常比較跋扈、比較神經質,也比較衝動──不見得會是你希望朋友具備的特質。
不過,家貓的個性最像的就是比較會交際的非洲獅,牠們已經找到了群體生活的祕訣。這顯示貓有能力適應比較需要交際的未來。而雖說大型的貓群體不見得會和獅群一模一樣,但獅子這個案例也顯示,在適當狀況下,貓與貓之間還是可以和平共處的。
隨著人類花費更多時間去了解貓咪的心理和行為,這番努力也讓我們有機會改善和貓咪之間的關係。了解貓為什麼會做出某些反應──什麼會鼓勵牠們、什麼會讓牠們開心、牠們受得了什麼、受不了什麼──就能確保我們的貓咪擁有最棒的生活。
延伸閱讀:家貓祖先的遺骸出現在波蘭的洞穴中──離家3218公里遠! / 照片中的232隻動物全死於「貓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