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一隻蛇髮女怪龍亞成體腸胃中的殘留物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些掠食者在磨練狩獵技巧時會選擇以似鳥恐龍為目標。這同時也為一項理論提供了佐證:暴龍科的恐龍在成長過程中會選擇不同的獵物。
新研究顯示,年少的暴龍科恐龍,例如圖中這隻蛇髮女怪龍亞成體,在成年後開始獵食大型獵物之前,會獵捕小型獵物並且吃掉最肥美的部位。ILLUSTRATION BY JULIUS CSOTONYI, ROYAL TYRRELL MUSEUM OF PALAEONTOLOGY
依據科學家最新的化石分析,暴龍亞成體會從白堊紀版本的「歡樂兒童餐」菜單上選食物。雖然成年的「暴君蜥蜴」能粉碎骨頭、獵捕大型獵物並且將屍體吃到只剩碎屑,但古生物學家長久以來都在思索年少的暴龍究竟吃些什麼。
科學家最近在一副蛇髮女怪龍(Gorgosaurus)的化石中發現了腸胃內容物,顯示這些暴君亞成體會大快朵頤較小獵物的精選部位──這項關鍵發現有助於古生物學家了解史前北美洲的廣義食物網。
古生物學家於1914年首度認識暴龍科的蛇髮女怪龍,牠們生活在大約7500萬年前的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的泛濫平原上。專家們已經發掘出這種纖瘦暴龍科物種的大量化石,其中包括一些相對完整的骨骸,當中成年個體身長可達8公尺,在世時體重可達2噸。
這副新標本的描述刊登於12月初的《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這隻恐龍的重量大約只有成年個體的13%,顯示牠在主要成長期之前就死亡了。「雖然蛇髮女怪龍不如代表性的霸王龍(T. rex)那麼受歡迎,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有兩具從亞伯達省出土、保存非常良好的蛇髮女怪龍亞成體了。」卡加立大學古生物學家與此研究作者達拉.澤倫尼斯基(Darla Zelenitsky)說。
蛇髮女怪龍保存極其完好的遺骸也揭曉了牠最後一頓晚餐的遺骸。PHOTOGRAPH BY ROYAL TYRRELL MUSEUM OF PALAEONTOLOGY
2009年,這副骨骸在省立恐龍公園(Dinosaur Provincial Park)色彩豐富的帶狀岩層中被發現。「當時發現者和收藏家都不知道牠的腹中保存了獵物遺骸。」澤倫尼斯基說。待專家小心地將遺骨從周圍包覆的岩石中取出,才驚訝地發現牠最後一頓晚餐的殘骸。「直到2010年清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獵物小小的指骨從這隻暴龍的肋骨中穿出來。」他說。
蛇髮女怪龍體內空間發現的骨頭顯示,牠在死亡前吃掉了四條恐龍腿,分別來自兩隻不同的近頜龍科(caenagnathid)恐龍個體。這隻蛇髮女怪龍最後一餐的內容物為一項古生物學家思慮已久的假說提供了證據:暴龍的成體與亞成體仰賴不同的食物來源,同一個物種在成長過程中行為會發生變化。
「關於成長中暴龍的生態區位變化,這大約是我們所能獲得最接近絕對證據的例證了。」新墨西哥大學古生物學家凱特.施羅德(Kat Schroeder)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科學家對蛇髮女怪龍肚子裡的近頜龍骨頭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這兩隻個體都還不滿一歲。年幼的恐龍特別容易成為掠食性恐龍的囊中物,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化石紀錄中恐龍幼雛如此罕見。這兩隻小近頜龍骨頭對暴龍亞成體來說,可能是磨練狩獵技巧的簡單目標。
這隻蛇髮女怪龍的左側胸腔照片展示出肋骨(綠點)與向外伸出的獵物骨頭(紅點)。PHOTOGRAPH BY DARLA ZELENITSKY, UNIVERSITY OF CALGARY
「這件化石提供了第一個直接證據,證明在與成體相比之下,蛇髮女怪龍的亞成體依然以相較小型的獵物為食,」澤倫尼斯基說:「〔牠們〕可能還不會衝入整群超大型草食動物之中大吃特吃。」
這些近頜龍的骨頭也讓我們得以一瞥暴龍類的進食行為。唯一被吞食的骨頭來自這兩隻動物的後腿,這個部位應該有大量肌肉──正如雞腿一樣。這隻年少的蛇髮女怪龍似乎比較喜歡吃這些肉量豐富的部位,顯示這隻恐龍可能為了富含蛋白質的部位而狩獵,而非撿食屍體的殘渣。「我們以前從來沒有掌握過暴龍亞成體主動狩獵的證據。」施羅德說。
這隻蛇髮女怪龍將獵物的腿完整吞下,行為跟當今一些掠食者一樣。「蛇髮女怪龍的進食行為可能和部分現生的鱷魚或鳥類相似,牠們會連骨帶肉大口吞下,而不是選擇性地只吃肉。」奧本大學古生物學家湯瑪士.庫倫(Thomas Cullen)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這副化石不只是單一件標本而已,它也為困擾古生物學家多年的較廣義恐龍分布模式提供了證據。擁有蛇髮女怪龍與霸王龍等大型暴龍的史前北美棲地,通常缺少同時存在的中型肉食物種。「在白堊紀的亞洲或其他有大型肉食恐龍聚集的地方,凡是有大型暴龍的棲地,中型掠食者都不會缺席。」庫倫說。蛇髮女怪龍與其他有親緣關係的暴龍類在北美洲成長的模式似乎相當獨特。
依據體型差別來區分獵物的現象可能可以解釋上述的差異。「古生物學家長久以來都假設暴龍體型與比例的改變和飲食或進食行為的變化有關聯。」澤倫尼斯基說,尤其是霸王龍。霸王龍亞成體的頷骨比同物種的成體更狹窄且淺,表示牠們必須經歷一番成長才能長出攝人的血盆大口。
由於省立恐龍公園已經被透徹地研究了數十載,澤倫尼斯基提醒,不太可能有學者們還沒找到的隱藏未知中型肉食動物。看來暴龍亞成體似乎填補了這個生態區位。
這項發現甚至可能顯示暴龍照顧後代的時間很短。生活方式隨年齡變化的情形也發生在現在一些父母在後代出生之後就不太照顧子女的物種身上。
研究結果「顯示蛇髮女怪龍可能並不會積極餵食後代,而後代必須設法保護自己。」庫倫說道,這樣的情形與現在的鱷魚相似。年少的蛇髮女怪龍可能得填飽自己的肚子,在成長過程中追捕「腿排」當晚餐。
延伸閱讀:新研究顛覆霸王龍在通俗文化裡的形象──牠有嘴唇!/ 霸王龍的小短手好朋友名單再添一隻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