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帕托峰冰少女(Ice Maiden of Ampato)是一名兒童獻祭的犧牲者,她木乃伊化的遺體保存狀態驚人地完好。現在,考古學與科學成功重現了她的凝視。
照片中人是14歲的安帕托峰冰少女(Ice Maiden of Ampato),由考古學與雕刻專家奧斯卡.尼爾森(Oscar Nilsson)重建。這名遭到獻祭的犧牲者身上的長袍由當代的傳統編織家製作,與她在人生最後一日在山峰上的穿著相似。PHOTOGRAPH BY DAGMARA SOCHA
超過500年前,一名14歲的少女被護送至安地斯山脈一座山峰頂並獻祭給印加諸神。這名年輕女性的遺體和眾多祭品一起埋在山上,並且隨著時間過去自然木乃伊化,她的毛髮、指甲以及她生命最後一天穿的彩色長袍都被保存了下來。然而,在往後幾百年間的某個時間點,她的臉孔被暴露在風吹日曬雨淋之下,五官逐漸在陽光與降雪的交替之間消失。
最近,透過縝密的考古分析與法醫重建技術,這名少女的失落面容得以復原。現在,祕魯一場展覽的核心展品正是被稱作「安帕托峰冰少女」(Ice Maiden of Ampato)的年輕女性半身像,這座雕像也是科學家為了了解500年前安地斯山脈活人獻祭劇碼所做的努力的一部分成果。
「它一開始看起來像是一大團布料。」國家地理探險家約翰.萊茵哈德(Johan Reinhard)回憶道1995年他在祕魯的安帕托峰(Mt. Ampato)發現這具木乃伊時的情景。這張照片記錄下了發現遺體的時刻,而照片中人是萊茵哈德的登山隊友米格爾.札拉特(Miguel Zárate)。PHOTOGRAPH BY J. REINHARD
活人獻祭
當國家地理探險家約翰.萊茵哈德(Johan Reinhard)於1995年一趟遠征中在6288公尺高的安帕托峰上遇見這具名為胡安妮塔(Juanita)的木乃伊時,他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凡的發現。
「它一開始看起來像是一大團布料。」萊茵哈德回憶道。接著他從這疊布料中看到那張乾癟的臉。她是神祕印加儀式「卡帕科查」(capacocha)的一位年輕祭品。
卡帕科查通常是在自然災害以後向眾神獻祭兒童與動物,以祈鞏固帝國在遙遠邊疆省份的統治力量,或只是單純取悅眾神。這個儀式對於印加帝國的延續相當重要,內容包括宴會與護送兒童祭品的盛大隊伍,而選擇祭品的標準似乎是考量他們的美貌與身體上的完美程度。研究人員相信,被選為祭品這件事對兒童的家族與社群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耀。
祕魯最傑出的木乃伊專家之一,索妮亞.吉倫(Sonia Guillen),在1995年冰少女被發現後不久於祕魯阿雷基帕市(Arequipa)的天主教大學為其拍照。PHOTOGRAPH BY STEPHEN ALVAREZ,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然而,我們對於卡帕科查的大部分了解都來自二手資訊,達格瑪拉.索查(Dagmara Socha)提及,他是華沙大學安地斯研究中心(Center for Andean Studies)的考古學家,他研究這種儀式並且將冰少女的面部重建委外執行。「從來沒有歐洲殖民者親眼見過這個儀式。」他解釋說。雖然歷史紀錄缺失,但是考古發現紀錄了在安帕托峰與其他高海拔山峰上找到的十多名印加兒童,這些發現為儀式的實貌提供了關鍵證據。
獻祭有多種方法,或許依照特定神祇相關的習俗而定。有些兒童被活埋或絞死;其他兒童的心臟被摘除。冰少女的生命終結於落在他後腦上的一記鈍器重擊。
尼爾森以冰少女顱骨的3D列印複製品來重建她的臉部。整個過程耗時十週。PHOTOGRAPH BY OSCAR NILSSON
尋找冰少女
奧斯卡.尼爾森(Oscar Nilsson)對那顆顱骨瞭若指掌:他在自己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工作室裡和這顆顱骨的複製品相處了數個月,最終做出這名14歲少女栩栩如生的半身像,遠看甚至如真人一般。
這名瑞典考古學家兼雕塑家說,這個過程主要分成兩個步驟。首先,尼爾森將自己沈浸在研究對象的世界裡,以考古學家的目光搜索細節,竭盡所能消化資訊以了解她可能的相貌。即便沒有木乃伊化的臉孔,他也能夠推斷出曾經附著在這些骨頭上的面部軟組織深度,窮盡從電腦斷層掃描到DNA分析再到飲食與疾病分析等各種方法來針對這名個體的臉部做出有根據的猜測。
接下來就是手工的部分了。尼爾森以3D列印做出冰少女的顱骨複製品,並於表面插入木栓以標示出每一條手工製作的塑像黏土肌肉的位置與深度。接著他再逐一添上一個個臉部特徵,如那對令人不安的雙眼、咬肌、鼻子與人臉中繩索狀的精緻軟組織。等到半身像的矽膠鑄型完工後,再加入數以百計的棕色調與粉紅色調的頭髮與毛孔。以上耗時十週。
追隨印加眾神
完工後的半身像被包裹在由傳統織品中心(Centro de Textiles Tradicionales)的當地婦女織成的袍子之中,成為祕魯阿雷基帕市(Arequipa)安地斯聖殿博物館(Museo Santuarios Andinos)「卡帕科查:追隨印加眾神」(Capacocha: Following the Inca Gods)展覽中的主要展品,展期至11月18日止。
重建半身像會和冰少女的木乃伊一起展出,展覽中也會介紹其他15名被選上在安帕托峰與其他安第斯山峰上成為祭品的兒童的故事。這些祭品的年齡介在3歲至13歲之間,其中幾名的木乃伊與遺骨也會以3D模型的方式展出,同時部分與兒童一同下葬的聖物也會以全像投影展示。
這些天然木乃伊為科學家帶來關於他們死前時光的誘人線索。索查與同事們對展覽中展出的一名幼童與四名六至七歲的犧牲者進行了毒物檢驗與法醫分析,他們發現這些犧牲者在獻祭前的數個月間都得到了良好的照護,並且在死亡前數週穩定地食用古柯葉、死藤與酒——劑量不至於使他們中毒,但是能讓他們在獻祭的時刻逼近之際維持在鎮靜且無焦慮的狀態。
「毒物檢驗的結果真的讓我們很驚訝,」索查說:「這不只是殘忍的獻祭。印加人也希望這些小孩保持心情愉悅。對他們來說,小孩快樂地前往神所在之處是很重要的。」
高海拔、精神性藥物、壯麗的景觀、死後世界將至的認知——這一切想必都建構了一場震撼人心的祭儀,萊茵哈德說。「整體氛圍想必強烈到讓人難以招架。」
尼爾森在製作重建塑像的最後階段花費許多時間思量,試圖在這名年輕女孩死後500年復刻出她的「存在感」,最終成果逼真的令人不安,也有股強烈的私密感。
「她是一名個體,」這位法醫重建專家說:「她想必了解自己的生命即將在數週內終結於山頂上。我們只能希望她真的相信有來世。」
對萊茵哈德而言,他終於能看到數十年前他從山上背下來的這名少女的臉龐,冰少女的故事就此圓滿了。「她重獲新生了。」他說。重建塑像聚焦不止聚焦於他的文化與日常生活,也聚焦於她壯烈的死亡。
不過即便尼爾森經由重建塑像賦予冰少女新生,他也未曾遺忘少女是如何死去的。他最想捕捉的,他說,即是時光凍結的感覺——不旦意指他成為冰封木乃伊的未來,也指向一名踩在永恆的邊緣上搖搖欲墜,卻依然生氣蓬勃的少女。
「她知道她應該要微笑,表達出她的驕傲,」他說:「驕傲於被選上的命運。但她依然非常、非常害怕。」
延伸閱讀:1700年前的「猴子祭品」或許能透露中美洲兩大古老強權之間的複雜關係 / 迷幻酒飲是否曾催化古代祕魯的政治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