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oar是一顆海王星外天體或簡稱海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 TNOs),也稱為2002 LM60,在2002年6月4日由帕洛馬山天文臺所發現。其直徑約1100公里,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這是一個由類似彗星狀天體組成的冰冷碎片帶,軌道距離太陽45.1~45.6個天文單位,周期為284.5年。它有一顆已知的衛星Weywot,於2007年2月22日發現,直徑約為80公里,運行在Quaoar的24個半徑外。此次新發現的環在距離Quaoar7.4個半徑處運行,這比土星環到土星的距離要遠得多。
矮行星Quaoar及其環的示意圖,Quaoar的衛星Weywot在其左側。圖片來源:ESA / CC BY-SA 3.0 IGO
研究團隊表示不僅在巨行星周圍觀察到行星環,在10199女凱龍星(Chariklo)和矮行星Haumea等小天體周圍也觀察到行星環,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知的緻密環都位於其母行星足夠近的地方。而Quaoar的環系統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位於超過7個行星半徑的距離,是以往根據洛希極限環形系統被認為能夠存在最大半徑的兩倍。相較之下,土星周圍的主環位於3個行星半徑內,因此這個發現,迫使科學家重新思考環的形成理論。
這次的發現是使用歐洲太空總署(ESA)的CHEOPS太空望遠鏡和一系列地面儀器完成的,但由於環太小太暗,無法直接在影像中看到,因此天文學家藉由觀察到掩星的現象而發現環的存在,當時來自背景恆星的光被Quaoar擋住了,雖然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但出乎意料的是之前和之後都有兩次光線下降,這表示Quaoar周圍有一個環形系統。研究人員表示在太陽系中發現這個新的環形系統是出乎意料的,而且在離Quaoar如此遙遠的地方發現這些環更加出乎意料,它更是挑戰了我們之前對於此類環是如何形成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