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Nov. 23 2022

越南人象衝突頻繁 東華博士生蹲點一年找出「以社區為本」的保育策略

  • 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約有15頭亞洲象,不時會發生人象衝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約有15頭亞洲象,不時會發生人象衝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 阮文越在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進行田野調查,了解人象衝突的情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阮文越在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進行田野調查,了解人象衝突的情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 越南的林業研究者阮文越來臺灣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攻讀博士。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越南的林業研究者阮文越來臺灣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攻讀博士。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主任李俊鴻鼓勵學生多將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攝影:孫文臨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主任李俊鴻鼓勵學生多將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攝影:孫文臨

1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孫文臨花蓮報導

人象衝突頻頻登上媒體版面,為瞭解在地農民的真實想法,來自越南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博士生阮文越(Van Viet Nguyen)在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Dong Nai Biosphere Reserve)蹲點一年,發現傳統的威嚇、驅趕等方法不能解決問題,且多數居民都希望能與當地的野生亞洲象共存。

阮文越的研究登上國際期刊《全球生態與保育》(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更引起國際媒體關注。指導教授李俊鴻說,這可能是越南第一次以社區居民為本的方式,針對人象衝突管理措施提出的建議。

AD

ads-parallax
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約有15頭亞洲象,不時會發生人象衝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約有15頭亞洲象,不時會發生人象衝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同奈生物圈保護區蹲點一年 第一線了解人象衝突情形

亞洲象(Asian Elephant,學名:Elephas maximus)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主要分布在印度、泰國、斯里蘭卡、緬甸、越南及中國等13個亞洲國家,早年因盜獵問題數量銳減,近年來則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象群棲息的森林遭到破壞,導致生存受到威脅。防止棲地消失及破碎化、減輕人象衝突,因而成為保育亞洲象的重要策略。

1980年代,越南約有1500到2000頭大象,近年銳減剩下約10%、僅100到130頭。為了保護剩餘的亞洲象,越南政府規劃了四個優先保護大象的區域,其中的同奈生物圈保護區占地96萬公頃,內有約15頭大象,雖然數量不多,人象衝突卻常常上演。據統計,光是2021年1月到5月間,野生大象出現約90次,對保護區內的122戶家庭造成財產損失。

阮文越的研究指出,傳統的巡守、威嚇、驅趕等當地應對人象衝突的方法,只是試圖轉移野生象群的棲息地,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並把衝突轉移到其他地方。他認為,要讓保護策略發揮效果,應該要把當地居民及利益關係人的意見納入保育策略的制定過程,因為居民是第一線面對人象衝突的人們,社區居民的參與意願對保育策略是否奏效至關重要。

阮文越在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進行田野調查,了解人象衝突的情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阮文越在越南同奈生物圈保護區進行田野調查,了解人象衝突的情況。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由下而上凝聚亞洲象保育計畫 提高社區居民參與意願

無論臺灣或國際,面對保育課題多是由上而下,由政府邀集專家學者擬訂保育計畫,再丟到地方上讓社區執行,過程中忽略了居民的意見,實務上也效果不彰。近年更注重由下而上的方式,由NGO、當地居民、學者及政府共同討論,雖然凝聚共識的過程漫長且困難,但最終制定出一個大家都願意實踐的保育計畫,才更有意義。

李俊鴻表示,過去較少從資源管理的角度討論保育策略,阮文越的研究可能是越南第一次以社區居民為本的方式,針對人象衝突管理措施提出的建議,不只登上國際指標性期刊,也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先針對特定幾位NGO組織、學者、政府官員、當地居民深度訪談,透過質性調查完整了解當地人象衝突的現況、不同單位預期的保育管理策略,以及當地居民參與保育的意願等;接著,再擬定一份問卷針對440戶居民進行量化調查,田調時間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一年。

研究結果顯示,當地居民希望能建立社區的自然資源管理模式,包含幾大策略,例如擴建電圍網或生物阻隔圍籬(例如種植辣椒或是養蜜蜂)、透過社區培力提高當地居民的保育意識、利用遙距監控建立象群預警系統,制定人象衝突的損害保險及補償方案,並實施適當的土地利用規劃,根本性地降低人象衝突的機率。

而阮文越認為,此次研究指出,地方政府組織志工活動並讓當地居民參與,可以在預防人象衝突上發揮積極作用,或者開發生態旅遊行程(例如觀賞大象等)讓社區居民參與,感受到從保育中受益,同時建立保險計畫,居民因人象衝突導致的損失,可以獲得財務保障。

越南的林業研究者阮文越來臺灣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攻讀博士。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越南的林業研究者阮文越來臺灣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攻讀博士。圖片來源:李俊鴻、阮文越提供

保育經營管理成特色 東華吸引外籍生就讀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有多達25位專任師資,其中除了生物、地質、生態研究的老師,還有統計學、經濟學、保育區經營管理的學者,近年吸引許多外籍生就讀,博士班中的外籍生比臺灣學生更多,學生的研究也屢屢登上國際期刊。

阮文越來臺攻讀博士前的專長領域為林業,李俊鴻說,在指導過程中,授予較多統計學及生態經濟學的實務經驗與研究方法,接下來,這份研究應該更聚焦建立在地溝通平臺,進一步擬定出以社區為本的保育計畫與管理機制。

李俊鴻說,博士班以師徒制的方式指導學生實際操作研究計畫,很榮幸能將經驗傳授下去,培養資源管理領域的國際人才,讓他們把知識技能帶回各自的國家,進行當地的自然資源研究,並開展各類議題的行動方案。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主任李俊鴻鼓勵學生多將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攝影:孫文臨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主任李俊鴻鼓勵學生多將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攝影:孫文臨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