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避鳥類捕食,大鼠耳蝠能發出類似歐洲胡蜂的嗡嗡聲,這種非凡的適應性在哺乳動物中前所未見。
「擬態」(Mimicry)在動物界中相當常見。
有些毛毛蟲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像條毒蛇;生活在亞馬遜的煙灰悲雀(cinereous mourner),雛鳥則會「變形」成有毒的毛蟲;以花為食的食蚜蠅(hoverfly)演化出一身又會螫人、又難吃的胡蜂模樣。
上述這些都是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的例子。「貝氏擬態」這種擬態策略指的是,相對無害的動物去模仿更加危險的動物,好嚇退潛在掠食者的情況。
但就我們所知,這類擬態在自然中幾乎都與視覺有關,而且在昆蟲、鳥類,以及爬蟲類身上最為普遍。
如今,科學家首度在哺乳動物身上觀察到了以「聲音」來擬態的類型。5月9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研究發現:歐洲常見的大鼠耳蝠(greater mouse-eared bat)似乎會模仿歐洲胡蜂(European hornet)的嗡嗡聲;研究團隊推測,這或許能讓大鼠耳蝠不被貓頭鷹吃掉。
身為論文主要作者的義大利拿坡里費德里科二世大學生態學教授達尼洛.魯索(Danilo Russo)說:「我們發現一種哺乳類會模仿昆蟲來嚇阻獵食鳥類,這涉及了三個彼此在演化上相距甚遠的物種,可說是相當驚人的演化互動。」
哪來的嗡嗡聲?
大鼠耳蝠是一種在歐洲很常見的蝙蝠,喜歡以昆蟲為食──特別是甲蟲。牠們成群出沒在林地與森林邊緣,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棲息在地下洞穴中,或是在夏日遷移到人造建築裡。大鼠耳蝠經常被倉鴞(barn owl)、灰林鴞 (tawny owl)等鳥類捕食,尤其在牠們離開或返回棲所的時候更是如此。
話說在1999年的時候,魯索正替歐洲蝙蝠的回聲定位叫聲建立資料庫,並致力於蒐集各種蝙蝠種內如何溝通的數據。魯索提及,當他從霧網中取下一隻小隻的鼠耳蝠時,被握在手中的鼠耳蝠開始邊顫抖邊發出連續而強烈的嗡嗡聲,嚇了魯索一跳。
「我的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這聽起來就像是隻胡蜂!」
本來,研究人員猜測這種嗡嗡聲只是普通的求救訊號,但它聽起來實在太像某種昆蟲,魯索說這讓他馬上就建立起一個假說。而最終,研究團隊在幾年後決定測試這個假說──這種蝙蝠是在模仿胡蜂嗎?
魯索曾經在這些蝙蝠棲息的山洞入口蒐集過好些倉鴞的食繭。魯索說:「不管你信不信,這些食繭裡有大量的蝙蝠頭骨。」也正因如此,他認為這些蝙蝠「從演化的角度來說,可能嘗試了非常極端的方法來嚇阻貓頭鷹好逃出生天」。
嗡嗡作響
在當前研究中,魯索和同事比對了蝙蝠以及包含西方蜜蜂(western honey bee)、歐洲胡蜂在內的四種膜翅目昆蟲嗡鳴聲。在分析過波長、頻率、持續時間等條件後,他們發現這些聲音結構彼此重疊的程度很高。
由於貓頭鷹能聽到比人類更廣泛的聲波段,因此研究人員還調整了聲音的參數,以符合貓頭鷹的聽力狀況,並刪去了最高段的音高;他們意識到蝙蝠的叫聲在貓頭鷹耳裡,比起人耳聽來更像昆蟲的嗡嗡聲。魯索說:「在把貓頭鷹聽不見的變數移除後,二者更是格外相似。」
隨後,研究人員利用喇叭回放了兩種嗡嗡聲給圈養及野生的倉鴞、灰林鴞聽:一種是蝙蝠的嗡嗡聲,一種則是蝙蝠的社交叫聲。
雖然聽見蝙蝠錄音會讓貓頭鷹靠近聲源,但看起來大多帶給牠們不快的感覺。貓頭鷹會試圖逃跑或是遠離喇叭,或至少檢查一下發生了什麼事。
在實驗過程中,野生貓頭鷹或許出自被某些飛蟲叮咬的經驗,比起圈養貓頭鷹顯得更加害怕,還試圖逃跑。魯索和團隊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圈養貓頭鷹從未遭遇過會螫牠們一針的昆蟲。只是到目前為止,關於貓頭鷹有多常遇到以及被蜜蜂、胡蜂等昆蟲螫傷的科學數據仍相當稀少。
魯索說:「貓頭鷹肯定知道碰上了危險。」這也是為什麼他認為這種類型的貝氏擬態可能是蝙蝠被逮到時用來爭取時間的手段。
未解之謎
如同許多新發現一樣,蝙蝠的嗡鳴也還沒完全解密。
並未參與此次研究的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昆蟲學教授布魯斯.安德森(Bruce Anderson)表示,未來的工作必須在野外(而非實驗室內)以更多的貓頭鷹來重現這些發現,好斷定這是不是一種貝氏擬態;另一項問題則是,貓頭鷹會不會只是單純被蝙蝠的嗡嗡聲嚇到了?就好像牠們也會被任何意料之外的轟然聲響嚇到一樣。安德森說:「我們想要確認這到底是一個擬態的例子,或者是一個感官利用的偏好。」
雖然資料顯示,鳥類通常會避免在有這些嗡嗡作響昆蟲的洞穴築巢,但目前還不確定貓頭鷹是不是真的害怕這些昆蟲,以及害怕到什麼程度;研究人員也可以深入了解,這些嗡嗡聲到底是有螫針的昆蟲獨有,還是其他一般的昆蟲也可以發出。並未參與此次研究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生物學教授大衛.芬尼(David Pfennig)表示,如果能測試一下被螫過的貓頭鷹有沒有表現出比沒被螫過的貓頭鷹更害怕的樣子就更好了。
芬尼說,雖然擬態這個現象相當普遍,而某些貝氏擬態的例子也相當知名,但其中還是有許多引人注目的謎團,並表示這也是這類發現相當重要的原因。芬尼說:「好些貝氏擬態的例子可以完美說明,天擇機制能夠產生多麼顯著的適應結果,甚至能跨越到親緣關係相當疏遠的生物群體之間。」儘管不同物種之間還有其他聲音模仿的案例,比如穴鴞(burrowing owl)就能發出模仿響尾蛇的嘶嘶聲,但「哺乳類模仿昆蟲」的現象這還是頭一遭。
在未來,研究團隊希望能調整並擴充研究內容。
「雖然在現場驗證觀察結果總是有用,但我們的研究成果非常清楚。」魯索說:「如果能在其他物種身上發現類育的策略會很有趣。」有鑑於世界上有超過1400種蝙蝠,加上還有少數非蝙蝠物種在受干擾時也會發出嗡嗡聲,魯索猜測除了這次研究的物種外,其他蝙蝠也可能使用同樣的技巧。
並未參與此次研究的澳洲臥龍崗大學鳥類學家阿納斯塔西婭.海倫.達爾齊爾(Anastasia Helen Dalziell)說,動物在洞穴中模仿駭人聲響來躲避獵食者的策略在實際上可能相當普遍。
「我們多數對於擬態的認知都是基於視覺擬態研究而來,但原則上,擬態信號在任何感官中都能奏效。」達爾齊爾說:「出現了一個聲音擬態的例子真的很不錯,這能鼓勵人們對擬態的調查面相更加廣泛。」
延伸閱讀:見見這種吃蝙蝠的蝙蝠 / 為什麼蝙蝠才是動物界真正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