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在賓州進行鳥類繫放工作的時候,發現了一隻不尋常的玫胸白翅斑雀。
研究人員9月時在火藥廠自然保留區抓到了這隻玫胸白翅斑雀。牠黃色的那半邊身體是雌的,而紅色那半邊是雄的──這是一種名為「雌雄雙嵌體」的症狀。PHOTOGRAPH BY ANNIE LINDSAY
一位在賓州雷克托(Rector)火藥廠自然保留區(Powdermill Nature Reserve)和研究團隊一起監測鳥類族群的研究人員,在9月24日撈到了驚喜包:一隻顏色奇特的玫胸白翅斑雀(rose-breasted grosbeak)。牠身體其中一側是雄雀的亮紅色羽毛,另一側則是雌雀的淡黃色羽毛。
當他們看到這隻鴝鳥大小的鳴禽身上涇渭分明的顏色,立刻清楚知道這隻玫胸白翅斑雀就是科學家所謂的「雌雄雙嵌體」(bilateral gynandromorphy)──外表半是雄性、半是雌性的動物。
「毫無疑問。」安妮.林賽(Annie Lindsay)說,她是火藥廠保留區的鳥類繫放計畫經理。
測量之後也發現,這隻鳥兒的右翼比左翼稍微長了一點點,這也是雌雄玫胸白翅斑雀之間的典型差異。
雌雄嵌合體(gynandromorphy)一詞單純代表一隻動物同時擁有雌性與雄性的特徵,而雌雄雙嵌體則通常會展現比較顯著的差異,因為這些動物會從身體中央一分為二、各自展現雌雄的特徵,體內也有可能會跟體外一樣是半雄半雌。雌雄雙嵌體跟雌雄同體(hermaphrodism)不同,後者雖同時擁有雌雄兩性的繁殖器官,但外表可能只為雄性或雌性。
雖說許多生物本來就有雌雄同體現象,如蚯蚓和蝸牛,但雌雄嵌合體卻是很罕見的,而在鳥類身上,可能是在發育早期時,因為細胞沒有恰當分裂而造成。
這隻鳥的右翼比較長,羽毛顏色也比較深,這是雄性玫胸白翅斑雀的特徵。牠的左翼較小,顏色為褐色,是雌雀的特徵。牠的尾巴顏色也是分成兩半的。 PHOTOGRAPH BY ANNIE LINDSAY
林賽說,事實上自從火藥廠保留區開始記錄鳥類將近60年來,在抓到的80萬隻鳥中,只有記錄到五隻可能的雌雄嵌合體鳥類。林賽說她過去15年間只看過另外一隻雌雄嵌合體,也是玫胸白翅斑雀。
「我覺得這次我已經清楚知道這到底有多罕見,」她說:「看看每個人的反應就知道了——純粹就是開心啊。」
百萬分之一?
「那隻鳥蠻有名的。」丹尼.拜史塔克(Danny Bystrak)說,他是馬里蘭州帕塔克森野生動物研究中心(Patuxent Wildlife Research Center)鳥類繫放研究室(Bird Banding Laboratory)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該中心是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分支機構,也是全美鳥類繫放作業的資訊交換中心。
檢視過去15年來的紀錄,在鳥類繫放作業中發現一隻雌雄嵌合體鳥兒的機率,看來「幾乎剛好就是百萬分之一。」拜史塔克在一封電郵中說。
但這種極低機率中也是有但書的。不是每一種鳥的雌性和雄性之間都有明顯的羽色差異,林賽說。很可能有更多雌雄雙嵌體在外面飛來飛去,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博物館中的鳥類蒐藏也有助於解釋這種現象。史蒂芬.羅傑斯(Stephen Rogers)是賓州匹茲堡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鳥類部門的蒐藏經理,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曾為該博物館的鳥類蒐藏製作了1萬6000隻鳥類標本。這包括將鳥兒乾燥、保存並記錄每一隻標本的具體外觀,裡裡外外都要,包括繁殖器官。
在博物館2萬7000多件標本中,羅傑斯只發現了四隻雌雄嵌合體的紀錄——其中三隻屬於沒有雌雄顏色差異的鳥類。
「這百萬分之一的機率,應該只適用於羽色有明顯差異的鳥類,」羅傑斯說:「北美紅雀啊、玫胸白翅斑雀之類的。」
如果把藏身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雌雄嵌合體也算進去,這個機率就會上升到約百萬分之146。
雌雄嵌合體之謎
每次發現了雌雄嵌合體,牠們就會上頭條新聞,像是在2019年找到了一隻雌雄雙嵌體北美紅雀,還有今年稍早發現的那隻有雄蜂眼睛跟雌蜂身體的蜜蜂。但這種現象很難研究。
拜史塔克說,他沒有找到雌雄嵌合體在繫放之後又被抓到的紀錄,所以並不清楚如羽色上的差異是否能維持到鳥兒換羽之後的這一類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隻玫胸白翅斑雀的未來會如何發展。雌鳥就像人類一樣有兩個卵巢,但鳴禽只有左邊卵巢有功能。既然這隻玫胸白翅斑雀的左半邊似乎是雌鳥,林賽說這隻鳥蠻可能是可以繁殖的——不過牠當然也要表現出雌鳥的行為才能吸引配偶。
科學家對雌雄雙嵌體的行為了解不多,但2009和2010年,科學家曾在伊利諾州觀察到一隻雌雄雙嵌體北美紅雀,並注意到牠看來是順利地活到成年。但那隻紅雀卻似乎沒唱過歌也沒發出什麼叫聲,似乎也沒有配偶。
到頭來,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那隻玫胸白翅斑雀後來怎麼樣了,因為牠們是候鳥。捉到牠的當天就已經把牠放走了,現在可能都已經飛到遙遠的南美洲去了。
延伸閱讀:照片中的232隻動物全死於「貓殺」 / 調查離奇死亡:為什麼潛鳥刺穿了白頭海鵰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