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un. 10 2020

以齊柏林命名的新種多毛類──齊柏林鰓沙蠶

  • A﹐蟲體前端有鰓的體節之背面照,蜷曲起來像是小翅膀的構造是鰓,共有8對;B-D﹐第15、17、21剛節(chaetiger)左疣足之正面照,可以看到羽狀的鰓;E﹐第22剛節正面放大照,可以看到足刺(aciculae)與剛毛(chaetae)。比例尺: A–D﹐1.0 mm;E﹐0.2 mm。 註:BF=branchial filaments,鰓絲;DC=dorsal cirri,背鬚;NoDL=notopodial dorsal ligule,上背葉舌;NoML=notopodial medium ligule,間背葉舌;VC=ventral cirri,腹鬚;NeVL=neuropodial ventral ligule,下腹葉舌。

    A﹐蟲體前端有鰓的體節之背面照,蜷曲起來像是小翅膀的構造是鰓,共有8對;B-D﹐第15、17、21剛節(chaetiger)左疣足之正面照,可以看到羽狀的鰓;E﹐第22剛節正面放大照,可以看到足刺(aciculae)與剛毛(chaetae)。比例尺: A–D﹐1.0 mm;E﹐0.2 mm。 註:BF=branchial filaments,鰓絲;DC=dorsal cirri,背鬚;NoDL=notopodial dorsal ligule,上背葉舌;NoML=notopodial medium ligule,間背葉舌;VC=ventral cirri,腹鬚;NeVL=neuropodial ventral ligule,下腹葉舌。

  • A﹐蟲體照,只有一小段長出像是小翅膀的鰓;B﹐頭部(口前葉+圍口節+吐出來的咽)的背面照;C﹐頭部的腹面照,箭頭標示口器上有乳突(Pa=Papillae)的構造。比例尺:A﹐5.0 mm;B–C﹐1.0 mm。

    A﹐蟲體照,只有一小段長出像是小翅膀的鰓;B﹐頭部(口前葉+圍口節+吐出來的咽)的背面照;C﹐頭部的腹面照,箭頭標示口器上有乳突(Pa=Papillae)的構造。比例尺:A﹐5.0 mm;B–C﹐1.0 mm。

1

2017610日,齊柏林為了拍攝《看見台灣II》意外墜機逝世;去年,中興大學教授薛攀文鑑定出新種鰓沙蠶,為了紀念齊導演,將此新種命名為「齊柏林鰓沙蠶」。今天正值齊導逝世三周年,作者特寫此文,介紹臺灣新物種之外,也藉此表達追思之意。

A﹐蟲體照,只有一小段長出像是小翅膀的鰓;B﹐頭部(口前葉+圍口節+吐出來的咽)的背面照;C﹐頭部的腹面照,箭頭標示口器上有乳突(Pa=Papillae)的構造。比例尺:A﹐5.0 mm;B–C﹐1.0 mm。

A﹐蟲體照,只有一小段長出像是小翅膀的鰓;B﹐頭部(口前葉+圍口節+吐出來的咽)的背面照;C﹐頭部的腹面照,箭頭標示口器上有乳突(Pa=Papillae)的構造。比例尺:A﹐5.0 mm;B–C﹐1.0 mm。

鰓沙蠶屬(Dendronereis)在分類學上屬於沙蠶科(Nereididae)底下的多毛類,外觀的分類上與作為釣餌用的「青蟲」相近,相較於一般的沙蠶科多毛類,鰓沙蠶最明顯的差異在身體兩側的疣足背側有羽狀的鰓(Pinnate branchiae),看起來就像是身體2兩側有小翅膀一樣,除了鰓的型態,對沙蠶科的鑑定還會研究頭部(分成口前葉Prostomium與圍口節Peristomium,重要的感官器官都在這兩個體節)、口器(可伸縮的咽Eversible pharynx)、疣足(Parapodia)與剛毛(Chaetae)等部位的形態。

在2019年之前,全世界只有四種鰓沙蠶:在非洲莫三比克發現的D. arborifera (1854年發表)、在菲律賓發現的D. pinnaticirris(1878年發表)、在印度吉爾卡湖(Chilka Lake)發現的D. aestuarina(1921年發表),以及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發現的D. dayi(1999年發表),從發現的區域可以知道,鰓沙蠶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與東非的熱帶地區。在台灣的「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TaiBIF)」網站的物種名錄有記錄D. pinnaticirris,中文稱為「羽鬚鰓沙蠶」,不過未有正式的研究報告發表(Hsueh﹐2019)。

在2018年,中興大學教授薛攀文整理來自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副研究員劉靜榆提供的1994年與2009年多毛類標本時發現,是未知種的鰓沙蠶(Dendronereis sp.)。經過與上述種類的比較鑑定,與外國研究多毛類的專家交流,認為與既有的種類不同,進而發表為新種。

A﹐蟲體前端有鰓的體節之背面照,蜷曲起來像是小翅膀的構造是鰓,共有8對;B-D﹐第15、17、21剛節(chaetiger)左疣足之正面照,可以看到羽狀的鰓;E﹐第22剛節正面放大照,可以看到足刺(aciculae)與剛毛(chaetae)。比例尺: A–D﹐1.0 mm;E﹐0.2 mm。 註:BF=branchial filaments,鰓絲;DC=dorsal cirri,背鬚;NoDL=notopodial dorsal ligule,上背葉舌;NoML=notopodial medium ligule,間背葉舌;VC=ventral cirri,腹鬚;NeVL=neuropodial ventral ligule,下腹葉舌。

A﹐蟲體前端有鰓的體節之背面照,蜷曲起來像是小翅膀的構造是鰓,共有8對;B-D﹐第15、17、21剛節(chaetiger)左疣足之正面照,可以看到羽狀的鰓;E﹐第22剛節正面放大照,可以看到足刺(aciculae)與剛毛(chaetae)。比例尺: A–D﹐1.0 mm;E﹐0.2 mm。 註:BF=branchial filaments,鰓絲;DC=dorsal cirri,背鬚;NoDL=notopodial dorsal ligule,上背葉舌;NoML=notopodial medium ligule,間背葉舌;VC=ventral cirri,腹鬚;NeVL=neuropodial ventral ligule,下腹葉舌。

薛老師感念齊柏林先生對影像記錄台灣的堅持,以及齊先生致力於提倡台灣環境保護的努力,希望向世界介紹台灣這位關心自然保護的導演,也期許齊先生的事蹟能夠流傳後世不被遺忘,因此將此新種命名為齊柏林鰓沙蠶(Dendronereis chipolini)。本種在台南的七股潟湖與高屏溪河口附近的養殖池發現,為棲息在半鹹水的泥灘地與沙地環境的多毛類,在台灣現在的分布、族群數量、生活史與生態習性仍需近一步研究。

齊柏林鰓沙蠶的發表時間為2019年8月9日,距離齊先生過世已兩年。如今逢齊先生逝世第三年,筆者藉這個日子介紹台灣新物種的發現,也想傳達出齊先生生前的努力,我們不會忘記,更會持續推廣與傳承下去。

本文獻給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人們。

 

參考資料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