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湯姆.歐尼爾
攝影:麥可.山下
撰文:湯姆.歐尼爾
攝影:麥可.山下
開始數的時候,原本是個遊戲。到底我可以透過車窗數到多少座這 種狀似碉堡的奇特建築?這些建築物很巨大, 彷彿太空船一般,龐然聳立在福建省的鄉間。 每座村落似乎都至少有個一兩座,甚至更多。
漸漸地,遊戲變成執念。我會要求司機讓我 在這些藏在山丘之間的村子邊緣下車,邊走邊 數,看看到底有多少座土樓。
河坑是個居民只有數百人的小村子,我在這 裡數到13座土樓。這些建築看來很有中世紀的 味道,有聳立的土褐色高牆,最上面的樓層開 著小小的窗戶,而且通常只有一扇釘著鐵皮的 木門供人進出。
每座土樓形狀各異,大部分都或方或圓,沒 多久,我就再也無法滿足於單單站在外頭傻 看。每數到一座,我就得進去參觀一下。大門 通常是敞開的,所以我走進了一間又一間土 樓,以下是我的觀察。
首先,端看土樓的外表,你想像不到它的內 在。樸實無華的外觀如果讓人聯想到監獄,那 它的內部就像是音樂廳一般豁然開朗。一間間 木頭房間圍著採光充足的天井而建,至多可達 五層樓。每層樓都以深色木材打造,大小相同 的房間一間挨著一間,宛如不斷重複的建築語 彙。走廊則隨著每層樓的形狀彎曲或轉折。
中央寬敞的天井鋪著凹凸不平的鵝卵石,此 處通常會有一兩口井,以及一間祭拜祖先的精 美小祠堂。建築的空間配置讓你不禁一次次地 轉身,讚嘆著目不暇給的房間、頭頂上天空與 山巒的景致、以及能將整個社群容納在一座巨 大堅固建築物內的大膽設計。
儘管有人說還有更老的土樓,但根據對土樓 著述甚豐的建築師黃漢民所言,最早的土樓建 築紀錄只能回溯到1558年。這棟土樓建造的時 間,恰好是自北方平原南遷而來的客家氏族與 此地較早居民因為爭奪土地而起衝突的時期。
黃漢民說,「打從一開始,土樓的主要功能 就是防禦,保護居民安全。」
為了抵禦威脅,當年的建造者用夯土砌成一 面面牆,建造起土樓。夯土指的是將稻田的黏 土、石灰和粗砂混合後壓打而成的土,等到乾 燥之後,表面會形成一層和水泥一樣堅硬的 殼。許多夯土牆至少有1.5公尺厚,足以承受砲彈、火弩、攻城槌以及偶爾發生的地震衝擊。
人口增長,以及1949年中國共產黨革命所引 發的動亂,使得一直到20世紀後期仍有土樓興 建。河坑村13座土樓的建造時間即從1550年代 到1970年代早期都有。
站在1961年建造完成、樓高三層的東升樓 裡,我唯一看得出來它和早期土樓的結構差 異,只在於房間看起來稍大一些,不過仍然只 能勉強容納一張雙人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