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擁有雙子宮的黑尾袋鼠能夠在臨盆前懷上新胎。
絕大多數哺乳類在成年後能懷上幾次胎,但在大部分情況下,每次生產後都會有個健康的空檔留給媽媽哺育寶寶。對某些動物而言,一生中只有一兩個小孩當然是很正常的事。
但黑尾袋鼠這種在澳洲東部蹦蹦跳跳的小型有袋類動物,卻完全不是這樣:新研究指出,大多數母黑尾袋鼠永遠處於懷孕狀態。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3月2號刊登的論文所述,黑尾袋鼠通常會在生產前一到兩天受孕。
一如所有的有袋類,黑尾袋鼠(Wallabia bicolor)會產下發育未完全的幼崽,並讓幼崽爬到特殊的育兒袋中以母乳哺育。有些像紅袋鼠(Macropus rufus)等的有袋類能在產下胎兒後約一天交配並懷胎,但不會是在分娩前,墨爾本大學的研究者、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布蘭登.孟席斯(Brandon Menzies)表示。
黑尾袋鼠是除了歐洲野兔(Lepus europaeus)外,唯一一種可以在懷孕時再度懷孕的動物。但歐洲野兔本身有分明的繁殖季,也不像母黑尾袋鼠那樣成年後幾乎都在連續懷孕。
這項研究非常重要,因為「了解任何一個物種的生殖生物學與內分泌學,可能也會為人類生育帶來寶貴的一課,」同在墨爾本大學,但並未參與此次研究的戴維.加德納(David Gardner)表示。
怎能如此好「孕」?
雌性哺乳類通常在懷孕時不可能受孕。孟席斯說:「有很多原因會讓你不想要在身懷六甲時又有下一胎。」部分原因來自解剖學上。多數動物只有一個子宮,如果在那已經有一個發育中的胚胎,空間就已經飽和了。不過有袋類動物不同,牠們有「雙子宮」,每個子宮還有個別的卵巢與子宮頸。
第二個原因與內分泌系統有關。母體幫助胎兒發育的賀爾蒙,與通常讓交配後的受精卵著床的賀爾蒙不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類的事後避孕藥,都含有黃體素(progesterone)的原因,黃體素是一種會在懷孕時提供幫助,但抑制排卵的賀爾蒙。孟席斯坦言,他們還無法確切知道黑尾袋鼠是怎麼受孕的,但這些黑尾袋鼠就是做到了。
整個過程要從母黑尾袋鼠在1、2月時的一次交配開始說起。牠在去年就已經懷有身孕,並在一兩天後產下了胎兒,讓胎兒爬入了育兒袋接受哺乳。而新的受精胚胎──也稱為囊胚(blastocyst)──此時只有大約80至100個細胞,仍在子宮休眠,處於稱為胚胎滯育(embryonic diapause)的階段。
同時,那個剛出生的胎兒正在持續喝奶與成長。孟席斯說,袋鼠寶寶大約在9月時會準備離開育兒袋,這時南半球也正好迎來綠草如茵的春天。
接著袋鼠寶寶愈來愈少喝奶,到了12月左右,牠就斷奶了。而這會讓靜止發育的胚胎重啟成長,約莫一個月左右就會出生;在那之前,母黑尾袋鼠也將再次排卵並交配。
太多未知
研究團隊藉由為十隻圈養的黑尾袋鼠做超音波掃描照得出結論。他們在一年中不同時間拍攝了母黑尾袋鼠的超音波影像,並注意牠們是在何時交配。研究團隊觀察到十隻母黑尾袋鼠中有九隻在交配後,體內出現休眠的囊胚,而此時第二隻袋鼠寶寶已經在媽媽的育兒袋中哺乳了。
專攻體外授精的加德納表示,深入理解「胚胎滯育」相當重要。
「如果能夠弄懂這複雜的過程,我們就不必靠超低溫來保存胚胎,而能將它們在實驗室中維持於休眠狀態。」他補充說:「我們還有很多東西得向有袋類學習呢。」
延伸閱讀:隨時都為戰鬥或逃命做好準備的袋鼠/罕見畫面:看袋鼠寶寶在育幼袋內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