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鑑定加拉巴哥群島(Galápagos Islands)上所有爬行動物的學者發現了三個新物種,其中一種幾乎瀕臨絕種。
沙賓葉趾虎(Sabin's leaf-toed gecko, Phyllodactylus andysabini)只分布在一座火山上,全部棲地面積不足250平方公里。PHOTOGRAPH BY LUCAS BUSTAMANTE
從巨大的象龜到棲息在岩石上的海鬣蜥,加拉巴哥群島素來以獨特的爬行動物聞名。如今,科學家宣布在這份清單上他們將再添上三種新發現的壁虎,其中一種還生活在一座火山上呢。
由美國與厄瓜多爬行動物學者所組成的團隊,最近在一趟累人的沃爾夫火山(Wolf Volcano)考察中,發現了其一種新的葉趾虎(leaf-toed gecko)。這座火山是伊莎貝拉島(Isabela Island )──加拉巴哥群島中的最大島──上五座火山中最偏遠的一座。
厄瓜多科學與生態旅遊組織「熱帶兩棲爬行探索者」(Tropical Herping)的科學總監,同時也是位爬行動物學家的亞歷山卓.阿爾塔加(Alejandro Arteaga)說:「這是趟既漫長又所費不貲的遠征,而且一旦到達目的地,還得延著陡坡往火山上爬,這可要耗上一支龐大的團隊還有大量精力。」該團體花費了三年的功夫,紀錄在加拉巴哥群島的每一種爬行動物,為的就是寫出第一本加拉巴哥群島的野外爬行動物指南。
阿爾塔加說,其實當團隊第一次動身前往沃爾夫火山時,目標並不是尋找壁虎,而是要拍攝沃爾夫火山上的粉紅陸鬣蜥(Galápagos pink land iguana)──這種鬣蜥在十年前才有人正式描述過牠。話雖如此,但研究人員有種預感,在這個地方的其他爬行動物也可能是新物種,因此他們決定也追蹤起一些壁虎。
他們的直覺是對的。研究團隊為致敬贊助此次考察的基金會創辦人──美國慈善家安德魯.沙賓(Andrew Sabin),特以「沙賓葉趾虎」(Sabin's leaf-toed gecko, Phyllodactylus andysabini)來命名這次發現的新物種。一如葉趾虎屬的其他物種一般,這些蜥蜴的腳趾總讓人想起銀杏的葉子。本次為期三年的計畫在多個國際非營利組織贊助下,總計在加拉巴哥群島記錄了12種葉趾虎,其中更有11種是加拉巴哥群島的特有種。
↑↑↑↑↑一睹新發現的沙賓葉趾虎。
這些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的48種爬行動物中,幾近半數物種生存受到威脅或瀕臨滅絕;而對牠們理解越多、知道牠們住哪,有助於科學家與政府規劃更有效的保育策略。以沙賓葉趾虎為例,牠們的棲地不過250平方公里,相當容易受到熔岩流波及(最近一次噴發就在2015年)。
阿爾塔加說:「當你將這些情況,以及在此的外來種天敵──例如家貓與家鼠──納入考量,牠們絕對算得上瀕臨絕種。」
以科學之名
沙賓葉趾虎、粉紅陸鬣蜥,以及沃爾夫火山象龜(Wolf Volcano giant-tortoise, Chelonoidis becki)都遺世而獨立於沃爾夫火山上,屬於伊莎貝拉島北部的特有種。阿爾塔加說:「沒人知道為什麼伊莎貝拉島北部這麼特別。」
辛普森葉趾虎(Simpson's leaf-toed gecko, Phyllodactylus simpsoni)是在本次考察中,於伊莎貝拉島發現的第二種新物種。牠最早在2014年由厄瓜多爬行動物學家奧瑪.托雷斯.卡瓦哈爾(Omar Torres-Carvajal)領軍的一趟考察中被鑑定為一個新種;有鑑於卡瓦哈爾從未正式發表過關於這隻壁虎的描述,阿爾塔加與同事遂補上了這個漏,並以同樣是本次考察的贊助者,同時也是厄瓜多保育組織喬科托科基金會(Fundación Jocotoco)的創辦人奈傑爾.辛普森(Nigel Simpson)為其命名。
一度被認為是另一種壁虎亞種的馬雷斯葉趾虎(Simpson's leaf-toed gecko, Phyllodactylus maresi)現在獨立為一個新種。PHOTOGRAPH BY JOSE VIEIRA
本趟考察的第三個新種:馬雷斯葉趾虎(Mares leaf-toed gecko, Phyllodactylus maresi),早在1973年就曾被人描述過,因此技術上來說並不算是一個新物種。當時人們在聖地牙哥島(Santiago Island)附近的一個小島上發現了牠,並認為牠是加拉巴哥葉趾虎(Galapagos leaf-toed gecko, Phyllodactylus galapagensis)的其中一個亞種。這座島與這隻葉趾虎,均冠上了贊助該趟考察的義大利商人洛多維科.馬雷斯(Lodovico Mares)之名。不過本次考察的團隊透過先進的基因定序,確認這隻壁虎實屬於一個獨立物種。
讓人困惑的是,研究人員在聖地牙哥島以及馬切納島(Marchena Island)上都發現了馬雷斯葉趾虎。這兩座島嶼相隔著64公里的海洋,沒人知道馬雷斯葉趾虎先抵達哪一座島,但遺傳資料顯示牠的第二次拓殖就在最近50萬年之內──尚不足已形成一個新物種。
與世界分享壁虎
對並未參與此次研究的東尼.格蘭伯(Tony Gamble)來說,這些壁虎這麼晚才被人發現並不意外,理由很簡單:遊客與研究人員一般只能在白天進入島嶼的保護區內,而壁虎則是夜行性動物。
↑↑↑↑↑壁虎如何飛簷走壁?
密爾瓦基的馬凱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爬行動物學家格蘭伯說:「當科學家與遊客離開後,壁虎就在夜幕中現身。基於這等生物學特性,牠們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特別難研究。」
為了讓更多人看見這些壁虎以及加拉巴哥群島上爬行動物的困境,正是這些科學家將《加拉巴哥的爬行動物》(Reptiles of the Galápagos)出版成冊,並在網路上提供免費下載,而非發表於傳統科學期刊上的原因。
「熱帶兩棲爬行探索者」的攝影總監盧卡斯.布斯塔曼特(Lucas Bustamante)說:「我們的責任之一是傳播科學。」並補充道許多這本書的贊助者,都將科學傳播視為研究的第一任務「這是環境保育的未來所在。」
延伸閱讀:誤認絕種長達百餘年,罕見陸龜再次現蹤 / 氣候變遷使髭頰蜥變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