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19 年日本芳釀會社在台北上埤頭設立「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台北啤酒工場前身)至今,即將邁入100 年的台灣啤酒,不僅產製全台灣第一瓶啤酒,更是台灣啤酒史的縮影,在技術與口味開發、現代化製程、環保回收、關照地方農業等方面,百年來持續投注心力,與台灣社會及啤酒消費者一同成長。本文從三個面向,帶你一窺台灣啤酒如何穩扎穩打,從過去邁向未來。
台啤廠房舊照
舊瓶裝新酒,最老啤酒廠搖身成為新品研發中心
位於台北市八德路上的台北啤酒工場,前身是日本芳釀會社與日本酒界共同成立的「高砂麥酒株式會社」,直到1945 年,公賣局出產的台灣啤酒仍由台北啤酒工場生產,並將「高砂麥酒株式會社」改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啤酒公司」,而後 1948 年更名為台灣省專賣局酒業有限公司台北第二酒廠,1975 年改為「建國啤酒廠」,後又改為台北啤酒工場。
台啤古蹟舊照
啤酒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屬於奢侈品,一般民眾較難消費得起,主要消費族群為在台灣的日本人、外國人以及商社等,直到1972 年台灣進入「客廳即工廠」時期,中小企業蓬勃興起,低酒精含量的啤酒逐漸成為交際應酬的飲品,連動帶起產量需求。由於啤酒產量一直不敷需求,從1966 年開始籌備烏日啤酒廠(中興啤酒廠),到1996 年竹南啤酒廠(復興啤酒廠)完工,先後有烏日啤酒廠、善化啤酒廠及竹南啤酒廠加入生產行列,年產量因此大幅提昇,陸續引進戶外發酵及立體製麥技術、採用德國圓錐形大槽,確立啤酒廠現代化製程。
如今有「台灣第一座啤酒廠」之稱的台北啤酒工場仍維持固定產量,同時兼具產品研發、建築物保存及展示啤酒文化的使命。兩年多前,台灣啤酒更投入兩億資金引進機器設備,使得台北啤酒工場成為歷史最悠久、卻擁有最新設備的廠區之一,近幾年頗受消費者歡迎的小麥啤酒、精釀啤酒系列皆在此研發而成。
(左)全世界僅留存十座的德製銅製糖化釜 (右) 員工與設備舊照
關注農業,推動環保空瓶回收
早期菸酒公賣局對台灣農業與環保的貢獻,是一般人較少注意到的地方。當時的公賣局在全台都有設廠,例如生產水果酒的廠房就設在南投,鄰近水果集散中心;一年三穫、有台灣穀倉之稱的屏東酒廠則生產米酒,不僅降低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量,也致力創造鄉鎮的就業機會。
台啤設備舊照
而台啤至今仍持續推動的空瓶「共同使用性」,更可以說是環保回收的先行者。每到夏天旺季,棕色啤酒瓶會被集中到各大啤酒廠,用水、酸鹼反覆清洗乾淨再利用;當冬天啤酒市場進入淡季,料理米酒的需求增加,空瓶就會被轉送到生產米酒的工廠,以節省能源、避免浪費。對許多老台啤員工而言,這些聽起來複雜的流程,都是他們心裡對台啤始終引以為傲的地方。回收空瓶慢慢留下的痕跡,例如磨損一條線的、兩條線的,甚至是全磨損的狀態,都記錄著每一個瓶子的輝煌戰役,未來也將在台北啤酒工場內的展示中心陳列、與民眾分享。
台啤設備/產品舊照
從經典到精釀 從尚青到美學設計
邁入百年的台灣啤酒,已經是具多元化產銷整合能力的品牌。除了維持經典商品如經典、金牌、18 生穩定品質與產量之餘,近幾年也觀察到小眾市場的趨勢,陸續研發推出水果系列、小麥啤酒、精釀系列等。台啤從未將自身視為穩定的經典老牌,而是持續求新求變、積極瞭解不同客群的需求,將講求新鮮口感的「在地製造」視為優勢,在眾多進口酒品的競爭之下,打造獨一無二的本土品牌,並將台灣啤酒推向世界。以高品質的產品為基礎,台啤在行銷方面也愈來愈活潑鮮明,自2016 年開始陸續跟設計師合作,例如與平面設計師彭星凱合作的「水果系列」、「小麥啤酒」、「金牌台灣啤酒耶誕限定版」和「世大運紀念瓶」;與設計師聶永真合作「520 總統就職紀念啤酒」;以及與插畫家李翰合作中元節檔期的「搞鬼罐」,不只成功吸引年輕消費族的目光,也讓台啤成為致力推動商品美學的代表品牌。在品牌邁向100年之際,台啤也於2019 年6 月推出經典百年紀念罐,運用台灣第一座啤酒廠日治時代的建築照片,設計成復古風插圖,跨越1919 年至2019 年的啤酒歷史,非常值得收藏。
台灣啤酒 100周年 PARTY
台灣啤酒將於2019 年7 月27 日至7 月28 日在台灣第一座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舉行百年啤酒party。歡迎大家相揪朋友一同歡慶台啤100 歲,現場將提供一百年前的第一支啤酒復刻版,還有酒菜市集可以邊吃邊逛!
活動詳情請關注台灣啤酒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