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Dec. 03 2015

雷達掃描顯示圖坦卡門墓室裡藏有密室

  • 雷達掃描顯示圖坦卡門墓室裡藏有密室

    雷達掃描顯示圖坦卡門墓室裡藏有密室

1

經過連續兩天對圖坦卡門墓室的雷達掃描,考古學家斷言說,初步的資料比對證明,這處法老地下墓室有兩扇密門,門後藏有未曾開啟的其他墓室。

來自日本的雷達專家渡邊廣勝推著雷達小推車沿著圖坦卡門墓室北側墓壁進行掃描。PHOTOGRAPH BY BRANDO QUILICI,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雷達掃描結果上周六(11月28日)在埃及勒克索新聞記者會上宣布,強化了英國考古學家尼可拉斯.瑞福斯(Nicolas Reeves)的推論,他相信墓室中還有其他王室陵墓。瑞福斯推測,隱藏起來的陵墓屬於圖坦卡門的岳母娜芙蒂蒂,她可能是古埃及第18王朝時期的一位女法老。如果屬實,這處陵墓將是現代發現的第二座保存完整的古埃及王室陵寢--如同埃及古文物部長曼杜.愛爾達瑪迪(Mamdouh Eldamaty)所說,將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他在記者會上說,他「90%確定」墓室的北側墓壁後面藏有另一間墓室。

愛爾達瑪迪11月27日才站在這道墓壁旁邊,墓壁上繪有少年圖坦卡門葬禮的圖案,他是公元前14世紀的古埃及統治者。「雷達掃描的結果告訴我們,北側墓壁這一邊由兩種不同物質組成,」他說,「我們相信可能還有另一間墓室。」

雷達掃描——由日本雷達專家渡邊廣勝(Hirokatsu Watanabe)執行——也為毗連的西側墓壁藏有第二道密門之說提供了證據。

這些特徵是瑞福斯七月公布的理論的主要佐證。之後對墓室所做的實體檢驗更增添說服力。但在11月26日展開雷達掃描以前,相關的證據不過就是根據墓壁所做的推論而已。墓室從未做過雷達掃描,因此這次算是調查研究上的重大一步。專家首次收集到有關墓壁材料結構和後方空間的資料。最讓他們感興趣的是墓壁後方的空間——可能蘊藏著古文物,甚至可能有媲美圖坦卡門墓室的陪葬品。

觀賞影片:專家對圖坦卡門墓壁進行首次雷達掃描後表示,新證據顯示圖坦卡門墓室裡還有一間隱藏起來的墓室。

 

感恩節當天進行的雷達掃描

首次的雷達掃描剛好就安排在感恩節當天,但要等到黃昏時刻才開始,此時遊客都已離開,而所在的帝王谷也恢復了寧靜。來到圖坦卡門的墓室,渡邊必須沿著墓壁做橫向掃描。為了達成目標,他將一具日本製的光電牌雷達予以改裝。原本雷達的主體和天線是擺在一台裝有輪子的小推車上,掃描方向固定為向下。渡邊委請一家日本公司把雷達拆下改成橫向掃描後,再裝回小推車上。渡邊花了不少力氣在另一座墓室完成測試後,才正式進入圖坦卡門的墓室。到了晚上七點,渡邊似乎恢復了精神,準備掃描墓室的西側墓壁,瑞福斯相信墓壁藏有一道封起來的門。

渡邊慢慢地以離牆五至七公分的距離橫向移動雷達推車,期間不斷注意推車上的電腦螢幕。墓室中寂靜無聲。到了一半的距離時,他放棄了。他調整了一下機器,接著用日文大叫。「誰能給我一條繩子?」馬上有人跑去拿繩子。

 

古代埃及和現代科技的交會

這次對圖坦卡門墓室所做的調查研究,從一開始就採取高科技裝備。「我來這處陵墓已有30年了,」瑞福斯稍早表示,「但最有趣的發現不是在陵墓中,而是在電腦網路上。」

2009年,以馬德里為根據地、由文物保護者和藝術家組成的「製作藝術」(Factum Arte)團隊,開始對圖坦卡門墓室做高解析度的雷射掃描。他們主要的目標是創造出一個完美的複製品——「製作藝術」的核心保存原則是以高科技的複製品來讓人們有親臨現場觀賞著名考古發現的感覺,卻不會對原始物品造成任何的傷害。但該團隊也全力支持開放研究成果,因而把所有的掃描影像公布在網路上。這引起了當時仍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工作的瑞福斯的注意。

「製作藝術」團隊所做的掃描是以黑白影像凸顯出墓壁的質地紋路,少了會分散注意力的場景描繪。在墓室的北側墓壁和西側墓壁上,瑞福斯注意到一連串完美的垂直線條,似乎與隔牆和入口的形狀相符合。「看得愈多,看到的就愈多,」他說。慢慢地他開始思考其他的證據:他分析了墓室的布置、各種不同的已知特徵、以及墓壁上描繪的場景。他專門研究第18王朝,那是古埃及最有生氣也是最神祕的時期之一。法老阿肯納頓是此一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他曾試圖徹底地改變當時的宗教信仰,要人民只信仰單一的神祇,也就是太陽神阿頓。他的王后是娜芙蒂蒂,她後來成為共同攝政者之一。「這些年來大家知道的是,娜芙蒂蒂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不是一般王后所能享有的,」瑞福斯說。

多年來瑞福斯一直相信娜芙蒂蒂在她的先生死後成為法老,並改名為斯曼赫卡拉(Smenkhkare)。這種執政模式有一先例。第18王朝的稍早,一位名為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的王室寡婦當上了法老,成為當時最有權力的人物之一。瑞福斯在他的研究範圍內檢視了圖坦卡門墓室裡的物件。儘管名氣響亮,這些物件在過去並沒有經過仔細的研究。瑞福斯斷定其中80%的文物原先是為另一個人做的--某位女子。他發現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圖坦卡門下葬時所戴的黃金面具是有經過修改--面具上殘留著代表前一統治者的裝飾圖案。

當瑞福斯把自己的研究和他從「製作藝術」團隊的掃描影像上注意到的細節結合起來時,他相信兩者都在講述相同的故事:娜芙蒂蒂在阿肯納頓之後成為法老,死後葬於一座倉促之間為圖坦卡門修改的陵墓中,圖坦卡門19歲時突然去世。瑞福斯7月時發表了一篇以「娜芙蒂蒂的墓地?」為題的文章,文中提出他的種種看法。

看透畫有圖案的牆壁

在停止掃描後,渡邊調整了雷達機器,並決定根本不需要那條繩子。現場的人都靜默不語,他再次推起雷達推車沿著墓壁掃描。在移動超過一半的距離後,他打破寂靜叫著:「這裡的材質變了」。

這剛好就在「製作藝術」掃描顯示有道密門的地方。渡邊本身並不是埃及古物學家,也沒有仔細研究過瑞福斯的推論,但他用雷達觀察到的資料與實際的狀況不謀而合。他再掃描西側墓壁一次,接著換北側墓壁。「只是一面實心牆,」他剛開始這麼嚷著。他接著掃描到瑞福斯推論具有隱藏隔間的墓壁區段。「這裡開始有了變化,」渡邊告訴大家。

完成掃描後,他開始研究電腦螢幕上出現的各種顏色條紋。「顯然是通往某個地方的入口,」他透過翻譯說。「非常明顯別有洞天,裡面很深」。

密室存在的證據逐漸增強

隔天,愛爾達瑪迪和瑞福斯證實說,初始的資料分析結果相當令人振奮。至少發現到兩種物質:基岩和某種物質。「從實心基岩過渡到非實心基岩、到人造物質的過程非常突兀,」瑞福斯說,他指的是北側墓壁。「過渡過程並不是漸進的。一條完全垂直的直線與墓頂上的線條完全對應。這似乎暗示,從前廳到墓室就是一條通道。」他接著說:「操作雷達的人告訴我,我們也能看出隔牆後面空無一物。」愛爾達瑪迪說,渡邊還要花一個月的時間來分析資料,之後才會做出最後的詳細報告。

Peter Hessler是常與《國家地理雜誌》合作的自由撰稿人,也是《紐約客》雜誌的特約撰稿人。他出版過四本書,目前住在開羅。

 

撰文:Peter Hessler,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許貴運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