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Sep. 07 2015

善變本色

  • 善變本色

    善變本色

1

七彩變色龍的幼體愈能融入周遭環境,就愈能安全避開捕食者。這種變色龍原生於馬達加斯加和非洲大陸。Photograph by Christian Ziegler

 

撰文:帕翠西雅.愛德蒙茲 Patricia Edmonds

攝影:克里斯提安.齊格勒 Christian Ziegler

光以奇特身體構造的數量而言,變色龍鮮有對手。牠的舌頭比身體長很多,能在瞬間伸出攫取昆蟲。視力絕佳的雙眼可在圓頂塔樓般的眼框中各自獨立轉動。腳趾分組連在一起,形成像是連指手套的鉗子。眉部和口鼻部長了角。鼻子上還點綴著疙瘩。頸部圍著一塊皮瓣,仿如伊莉莎白時期貴族身上穿戴的蕾絲襞襟。

早從亞里斯多德就注意到,在變色龍所有古怪的身體特徵中,最能代表牠的就是能變色的皮膚。有一個普遍的迷思是,變色龍會變成牠們所接觸物體的顏色。某些顏色變化固然能幫助變色龍融入周遭環境,但大部分的皮膚色澤變換實際上是一種用來溝通的生理反應。這是蜥蜴在運用色彩語言針對影響牠的事物表達自己:如求偶、競爭、環境壓力。

至少科學家現在的看法是如此。「即使變色龍幾世紀以來都曾受到關注,仍有許多謎團包圍著牠們,」布朗大學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也是變色龍專家的克里斯多福.安德森說。「我們仍在拼湊這些機制的實際運作方式,」這些機制包括舌頭的爆發性射出和皮膚顏色變化的物理原理等。

科學家近來經由觀察圈養的變色龍,對這種蜥蜴的生理機制有了重大發現。另一方面,變色龍未來在野外的生存機會,卻仍充滿未知。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