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厚頭龍(Pachycephalosaurus)顱骨化石重建的模型。這種恐龍有著與獸腳類恐龍(theropod)相似的牙齒。PHOTOGRAPH BY BRIAN BOYLE, ROYAL ONTARIO MUSEUM
插圖描繪出厚頭龍幼體可能的樣貌。牠的頭蓋骨生著顯眼的裝飾性骨骼,凹凸不平的腫塊與突起,延伸長在整片扁平顱骨的背面。ILLUSTRATION BY KARI SCANNELLA
插圖顯示,年輕厚頭龍成體的額頂骨(frontoparietal bone)擴大,在腦殼上方形成標誌性的穹頂。ILLUSTRATION BY KARI SCANNELLA
插圖中是一隻推測已成熟的厚頭龍成體,可看出牠的穹頂狀額頂骨更寬,顱骨後方的紋飾則減少。ILLUSTRATION BY KARI SCANNELLA
頭上頂著穹頂的厚頭龍造型微妙,牠們身長約4.6公尺,生活在暴龍(Tyrannosaurus)與三角龍(Triceratops)周遭;牠是童書和流行文化中的要角,經常被描繪為溫和的素食者。然而,10月底於美國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舉辦的古脊椎動物學會(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年會中,一顆帶著史上最完整下顎與牙齒的厚頭龍頭骨面世,讓科學家瞠目結舌。
這項發現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古生物博物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in Berkeley)的馬克.古德溫(Mark Goodwin)發表,他和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的大衛.伊凡斯(David Evans)近年一起發掘並研究過許多新的厚頭龍樣本。
古德溫之前在2009年發表的研究引發爭論,當時他提出的證據如今已廣為接受,那就是美國西部地獄溪地層(Hell Creek Formation)出土的兩個恐龍物種事實上是幼年的厚頭龍。這些原先命名為冥河龍(Stygimoloch)和龍王龍(Dracorex)的生物長相與牠們的成體有顯著差異。牠們頭部覆滿突起物和角狀物等複雜紋飾,但是卻還沒發展成成年厚頭龍頭上的巨大穹頂,先前的誤會即因此而來。
插圖顯示,年輕厚頭龍成體的額頂骨(frontoparietal bone)擴大,在腦殼上方形成標誌性的穹頂。ILLUSTRATION BY KARI SCANNELLA
科學家大都喜歡把恐龍放進明確的分類裡,丹尼.安杜札(Danny Anduza)說,他來自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曾協助發掘多具厚頭龍化石。「這項研究之所以叫人興奮,是因為研究作者們以新證據挑戰那些既有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