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Mar. 01 2022

新的組織採樣方式或許能挽救這種3公尺長的「活化石魚」

  •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理查.拉達茲(Richard Raddatz)站在一條鱷雀鱔旁。拍攝於1905年伊利諾州芝加哥PHOTOGRAPH BY CHARLES CARPENTER/FIELD MUSEUM LIBRARY/GETTY IMAGES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理查.拉達茲(Richard Raddatz)站在一條鱷雀鱔旁。拍攝於1905年伊利諾州芝加哥PHOTOGRAPH BY CHARLES CARPENTER/FIELD MUSEUM LIBRARY/GETTY IMAGES

  • 鱷雀鱔的分布範圍很廣,包括中美洲及古巴。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鱷雀鱔的分布範圍很廣,包括中美洲及古巴。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 GarLab團隊──從左至右是奧黛莉.貝茲(Audrey Baetz)、索羅門.大衛、德瑞克.索爾曼(Derek Sallmann)──於2021年在密西西比州的聖凱瑟琳溪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St. Catherine Creek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測量一條很大的鱷雀鱔。所有魚都在收集資料後被安全釋放。PHOTOGRAPH BY KENT OZMENT/SOLOMON DAVID

    GarLab團隊──從左至右是奧黛莉.貝茲(Audrey Baetz)、索羅門.大衛、德瑞克.索爾曼(Derek Sallmann)──於2021年在密西西比州的聖凱瑟琳溪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St. Catherine Creek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測量一條很大的鱷雀鱔。所有魚都在收集資料後被安全釋放。PHOTOGRAPH BY KENT OZMENT/SOLOMON DAVID

1

鱷雀鱔這種頂級掠食者已經從密西西比河的部分地區消失了。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理查.拉達茲(Richard Raddatz)站在一條鱷雀鱔旁。拍攝於1905年伊利諾州芝加哥PHOTOGRAPH BY CHARLES CARPENTER/FIELD MUSEUM LIBRARY/GETTY IMAGES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理查.拉達茲(Richard Raddatz)站在一條鱷雀鱔旁。拍攝於1905年伊利諾州芝加哥PHOTOGRAPH BY CHARLES CARPENTER/FIELD MUSEUM LIBRARY/GETTY IMAGES

鱷雀鱔(alligator gar,俗稱鱷魚火箭)是一種牙齒參差不齊的魚,體長超過一張公園長椅,體重也超過一頭美洲獅。牠身上覆蓋的硬鱗使牠看起來像裝甲恐龍,而這是有理由的:牠是北美洲第二大的魚,自1億5700萬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就一直生生不息。

路易斯安那州尼可斯州立大學的魚類生態學家索羅門.大衛(Solomon David)說,很多人並未察覺這種3公尺長的鱷雀鱔依然存在,但當他們發現時,第一個想法往往是恐懼。

不過,「牠們跟短吻鱷、獅子或其他可以撕碎獵物的動物不一樣。」大衛說:「牠們必須把獵物整隻吞下,所以牠們對人類是無害的。」

鱷雀鱔的體重可超過135公斤,確實在某個方面跟短吻鱷有相似之處:牠們是頂級掠食者,這代表牠們為原生棲地──主要是美國密西西比河中游及下游流域──提供重要的生態系作用。大衛說,這種淡水魚會透過獵捕小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控制獵物族群的數量。

不過,鱷雀鱔的頂級掠食者角色已經讓牠在垂釣者甚至州野生動物管理員中的名聲不佳,這些人有時會嘗試消滅鱷雀鱔,因為他們認為鱷雀鱔會跟他們競爭捕魚。1930年代,德州漁獵委員會甚至建造了一艘可以在水中釋放電壓的船。他們將這艘船稱為「電力鱷雀鱔毀滅者」(Electrical Gar Destroyer)。

由於這些直接威脅,加上水壩建設、氾濫平原排水導致的棲地流失,如今鱷雀鱔在原本常見的美洲上游河系已經變得極度罕見。在某些州,例如俄亥俄州及伊利諾州,這種動物已經完全消失,被認為在當地絕種。鱷雀鱔的分布最南可達中美洲,並在分布範圍的南部還算常見,特別是美國某幾州,例如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這也是為什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牠們列為無危物種。

鱷雀鱔的分布範圍很廣,包括中美洲及古巴。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鱷雀鱔的分布範圍很廣,包括中美洲及古巴。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大衛說:「這是規模大小的問題。有些生物在全球可能是無危物種,但在地方上絕對不是。」

因此,大衛和他的同事正在努力扭轉這種魚日益減少的趨勢,例如在圈養環境中繁殖,以及構思在不傷害牠們的情況下進一步了解這種動物的方法。在《美國漁業學會會刊》(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於1月刊登的一篇研究中,大衛和同事顯示,與其切入鱷雀鱔的肉來收集檢體,不如採集小片段的魚鰭,也能提供相同資訊。

「親眼見到這些動物的時候,光是牠們的體型就能讓你大吃一驚。」大衛說:「牠們是河中巨獸。」

魚鰭片段,事半功倍

為了保護鱷雀鱔,科學家首先需要了解基本資訊,例如這些巨獸的棲息地點及食物。要達成這個目標,他們通常需要採集錢幣大小的鱷雀鱔組織檢體,其中含有科學家能用於追蹤鱷雀鱔行蹤的微量元素。

然而,德州科羅拉多河下游管理局的水生生物學家堤雅.弗雷德克森(Thea Fredrickson)說,因為鱷雀鱔具有像中世紀鎖子甲一樣的鱗片,所以採集如此數量的組織既耗時又痛苦,還可能對動物造成緊迫。

「這絕對可能致命,但我們不得不這麼做。」

幸運的是,在他們的新研究中,弗雷德克森和大衛剛證明,從鱷雀鱔身上採集魚鰭片段要容易多了。

GarLab團隊──從左至右是奧黛莉.貝茲(Audrey Baetz)、索羅門.大衛、德瑞克.索爾曼(Derek Sallmann)──於2021年在密西西比州的聖凱瑟琳溪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St. Catherine Creek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測量一條很大的鱷雀鱔。所有魚都在收集資料後被安全釋放。PHOTOGRAPH BY KENT OZMENT/SOLOMON DAVID

GarLab團隊──從左至右是奧黛莉.貝茲(Audrey Baetz)、索羅門.大衛、德瑞克.索爾曼(Derek Sallmann)──於2021年在密西西比州的聖凱瑟琳溪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St. Catherine Creek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測量一條很大的鱷雀鱔。所有魚都在收集資料後被安全釋放。PHOTOGRAPH BY KENT OZMENT/SOLOMON DAVID

大衛說:「這也讓我們能對生物重複採樣。」他強調魚鰭很快就能長回來。「假如我們在一兩個月後或者一年後抓到同一條魚,我們可以看到那條魚的生長有什麼變化。」

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的研究生物學家澤布.霍根(Zeb Hogan)說:「我發現這篇論文〔的〕結果很有潛力。」他並未參與該研究。

霍根說,有些鱷雀鱔能活到95歲以上,所以每隻個體都很珍貴。

霍根說:「我們需要了解牠們的生物學和生態學,卻又不想犧牲一條年老或生長如此緩慢的魚。」他也是一名國家地理探險家。

儘管已經有研究顯示,採集魚鰭片段的技術在其他魚類有效,但從未有人試過對鱷雀鱔使用這項技術。如今這種方法證實有效,科學家已經開始在密西西比州的聖凱瑟琳溪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使用這項技術。

今年2月,大衛與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及其雀鱔生物學家凱拉.基墨(Kayla Kimmel)在該保護區捉到了許多雀鱔,包括一條比大衛的身高還長的大型標本。他們標記了這些動物,並抓了十隻個體用於一項圈養繁殖計畫,該計畫在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二等兵約翰.艾倫國家魚類孵化場」(Private John Allen National Fish Hatchery)進行。如果一切順利,這十條魚的後代將會被再引入雀鱔已經消失的美國地區。

演化奇蹟

全世界有七種雀鱔,牠們隨著時間的變化都相對微小,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大衛說:「牠們找到了一種有效的體型呈現,然後就一直沿用下去。」他解釋,這種魚的體型又長又窄,使牠們能迅速撲向獵物。

鱷雀鱔也可以呼吸空氣,這讓牠們能在炎熱又低氧的環境中生存,包括半鹹水河口或甚至是海水。

牠們還有一種有用的適應特徵,就是有毒的卵。有趣的是,這些卵似乎不會使其他魚類致命,卻可能毒殺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特別是節肢動物,例如甲殼類。大衛說,這或許代表牠們特別演化出毒素,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蛋不受螃蟹及螯蝦侵害。

他笑著說:「不過,民眾應該牢記『不要吃雀鱔魚子醬』。」

挽救巨型淡水魚

淡水大型動物群的大致定義是平均體重超過30公斤的動物,牠們是地球上最瀕臨絕種的動物之一。根據《全球變遷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於2019年的一篇研究,自1970年開始,淡水大型動物群的全球數量已經減少將近90%,是陸上或海中脊椎動物數量減少幅度的兩倍。

由於過度捕撈、汙染和水壩,所以鱘、鮭、巨無齒𩷶等大型魚類──特別是北半球的大型魚類──已經出現更嚴重的下降趨勢。

這就是為什麼大衛正在用各種方法,努力改變大眾對這些動物的觀感。有時是在社群媒體上使用雀鱔的雙關語,有時是在明尼蘇達州議會面前作證支持一項新法案,以便提供一些保護措施給雀鱔及其他所謂的「無釣遊價值之魚類」(rough fish),而非讓牠們遭到任意殺害。

大衛說:「我很榮幸能與愈來愈多的保育人士合作,為這些迷人的大魚爭取更多尊重。」

延伸閱讀:目擊4.3公尺巨魚,消失魚種有望重返哈德遜河! / 這種小魚能從鏡中認出自己,代表牠有「自我」的觀念嗎?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