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瞬間。這是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的名言,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的專欄名稱。透過這個專欄,為該期雜誌拍攝的攝影師現身說法,分享攝影任務的點滴,以及某一張照片的拍攝背景,或許是影像中人的故事,或許是某些技術上的細節,也或許是拍攝時的情境和攝影師心中的感觸。
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深入每一個決定瞬間。
要在南極洲捕捉皇帝企鵝飛躍出水的瞬間並不容易。牠們會先在水下疾速潛泳,然後從海冰上的洞口猛然跳出(上)。為了跟上牠們,保羅.尼克蘭運用了小時候在加拿大巴芬島跟因紐特人一起生活時學來的極地生存技巧。他時時注意冰與風的狀態,就算手指已經沒有感覺也要按下快門。企鵝不時在尼克蘭守株待兔的這個地點跳出水面。「牠們會像纏鬥中的戰鬥機一樣在水裡飛速翻騰。接著猛然飛躍出來,落在地上,用喙子撐起身體,站起來,然後就變回了那種行動遲緩、搖搖擺擺的鳥。能看見這樣的景象,真是三生有幸,」他說。─Luna Shyr
鏡頭背後
企鵝還蠻大隻的。會不會擔心被撞到?
保羅‧尼克蘭:我被撞過一次,很用力,撞在我頭上。我待的地方很安全──應該不會擋到牠們的路才對──但有一隻企鵝的路徑真的偏得太厲害,牠騰空飛來,落在我頭上。結果牠只是若無其事地站起來走掉。被一隻30公斤重的企鵝砸到腦袋非常痛,但我很幸運,從來沒受傷。我也被一隻豹斑海豹撞過。牠的策略就是從水裡跳出來,像打保齡球一樣撞倒企鵝。
這次拍攝時,你和企鵝間的距離有多近?
大約相隔1公尺。我的相機裝了〔保護用的〕Seacam防水殼,否則一定會被牠們濺上來的水花和碎冰弄壞。落到冰層上時,牠們發出的聲音和身體打在地面的啪噠聲非常驚人。牠們會撞得自己喘不過氣,然後「吱」地叫一聲。我們幸運的地方在於,企鵝進出海洋的洞口只有那麼一個。
你享受和企鵝一起生活嗎?
在營地的第一個晚上,那些企鵝跟著我回家。牠們站在外面叫了一整夜。到了第三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浪漫色彩也開始消退了。
相關報導:空氣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