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2014 年,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首度證實,有瀕危的黑鳶因老鼠藥中毒死亡,老鼠藥對臺灣猛禽的危害才開始受到重視。
2015 年起,由農藥主管機關防檢局邀集多個單位,展開大規模的臺灣猛禽體內老鼠藥殘留調查,總計檢驗 21 種猛禽、全臺各地 200 多件肝臟樣本。結果共有 10 種猛禽、超過六成的樣本驗出老鼠藥殘留,顯示老鼠藥已經普遍進入臺灣生態的食物鏈之中,此研究論文在近日發表於環境科學領域的權威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本研究的參與單位包括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和鳥類研究室、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路殺社)等。歷經3年的猛禽樣本收集,樣本主要來自救傷但不治死亡的猛禽,另有部分來自路殺採集或是機場的鳥擊防治措施。猛禽死後經解剖取出肝臟,送往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或是景博科技公司進行14種老鼠藥成分的殘留檢驗。
研究結果顯示,在平原和低海拔地區常見的5種猛禽中,主食鼠類的黑翅鳶老鼠藥檢出率高達9成,且檢出的平均濃度也最高(211 ppb)。此外,有腐食習性的黑鳶和主食蛇類的大冠鷲,分別是檢出率和平均濃度的第二位,顯示腐食性以及主食蛇類也是老鼠藥中毒的高危險群,並間接證明蛇類可能是老鼠藥在食物鏈中傳遞的重要環節之一。至於在鄉村和都會區很常見的鳳頭蒼鷹和領角鴞,牠們食性廣泛,並非以鼠類為主食,但老鼠藥的檢出率也都超過五成。
五種常見猛禽(BWK黑翅鳶、BK黑鳶、CG鳳頭蒼鷹、CSO領角鴞、CSE大冠鷲)的主要食性,以及肝臟中殘留老鼠藥的平均濃度(mg/kg = ppm = 1000 ppb)。繪圖:魏心怡。
在一年之中,猛禽體內的老鼠藥檢出率和濃度都在秋冬季最高,這很可能跟臺灣每年在秋季舉辦滅鼠週有關。農地滅鼠週發放的老鼠藥成分以可滅鼠和伏滅鼠為主,而這兩種也是最常在猛禽體內被驗出的成分。另一種常見成分撲滅鼠,則大多登記為環境用藥,因此不只是農業用藥,居家使用的環境用藥同樣會進入食物鏈之中。臺灣自1980年之後核准的老鼠藥幾乎都是第二代,不僅毒性比第一代更強,即使動物沒有吃到致死劑量,在體內要自然代謝的時間長達200天以上,因此相當容易在食物鏈中傳遞和累積。本研究發現有許多猛禽體內驗出不只1種老鼠藥成分,最多的一隻鳳頭蒼鷹體內有高達6種老鼠藥,代表反覆吃進帶有不同老鼠藥的老鼠。
臺灣核准的老鼠藥都是抗凝血劑,中毒的動物會逐漸內出血,約五至七天才會死亡。因為是慢性毒,因此中毒的動物屍體其實不易發現,不像劇毒農藥(如加保扶)中毒的鳥類會成群暴斃在毒餌週邊。因為這樣的特性,導致中毒的老鼠仍會四處移動而被天敵捕食,毒害的影響層面比劇毒農藥更廣卻不易察覺。猛禽老鼠藥中毒的臨床症狀包括口腔出血、皮下血腫和貧血等,但光從外觀其實不容易診斷,且中毒的個體往往因為虛弱、行動遲緩而發生意外(如路殺),因而死因被誤判,不會想到背後是老鼠藥惹禍。在老鼠藥檢出率如此高的情況下,當救傷中心收到一隻傷病猛禽,不論傷病原因為何,我們建議都要懷疑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
究竟多少的老鼠藥劑量足以致死,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以國外研究較多的倉鴞為例,出現中毒症狀的個體,肝臟殘留的老鼠藥多在100~200 ppb以上,但不同種類的動物對上不同成分的老鼠藥,感受性可能會差異很大。臺灣的黑鳶自1980年代以來族群大量消失,目前被認為跟農藥和老鼠藥的毒害有關,本研究中有兩例黑鳶,屍體被發現時無任何外傷,但出現口腔和內臟出血等中毒症狀,經檢驗肝臟中老鼠藥濃度僅26和33 ppb,顯示微量的老鼠藥就可能讓黑鳶死亡。相較之下,黑翅鳶的老鼠藥檢出率和平均濃度都很高,但其族群近數十年來在臺灣(以及整個歐亞大陸)都呈現擴張趨勢,是否因為對老鼠藥的耐受性差異,導致不同猛禽的數量出現消長,非常值得後續研究。
2018年在屏東農地發現的死亡黑鳶,無外傷但口腔大量滲血,經檢驗肝臟中老鼠藥濃度為26 ppb (含可滅鼠和撲滅鼠)
2016年因骨折被送往桃園鳥會的黑翅鳶,死後解剖發現體內廣泛出血,經檢驗肝臟中老鼠藥濃度高達476 ppb (含可滅鼠和雙滅鼠)。這隻黑翅鳶如果沒送檢驗,死因可能會被判斷為因骨折導致內出血死亡,忽略了老鼠藥的毒害。
老鼠藥對生態的毒害,在歐美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也已經開始限制老鼠藥的使用,但本研究卻是全亞洲首次,顯示亞洲國家對於老鼠藥毒害的忽視。臺灣的滅鼠週從1980年代以來,舉辦了將近40年,每年免費發放的老鼠藥多達數百甚至上千公噸。滅鼠周的目的是每年一次將野鼠一網打盡,然而鼠類繁殖力強,幾個月後族群即可恢復,甚至已經逐漸產生抗藥性,但直接或間接毒害的野生動物恐怕已不計其數,尤其是鼠類的掠食者(如草鴞和石虎)更可能深受其害。過去我們經常認為,臺灣平原淺山野生動物最大的危機是棲地消失和破碎化,但是都忽略了這個難以察覺的毒害威脅。
所幸防檢局已經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在2015年宣布停辦全國農地滅鼠週,減少免費老鼠藥的發放和濫用,然而由環保署主導的居家滅鼠周每年仍持續在辦理,各式各樣的二代鼠藥也可以在商店輕易買到,幾乎沒有任何管制。我們建議未來應鼓勵以環境整理、捕鼠器具和生物防治等方式來控制鼠害,並逐步加強對老鼠藥的管制(例如加註警語、提高售價、限制販售管道和購買身分等),以降低農民和民眾對化學藥劑的依賴,讓臺灣的野生動物可免於毒害威脅,恢復正常的生態功能。
撰文: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研究員)
上稿編輯:RayPeng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