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食物一樣,時尚是民眾沒得選,卻又得參與其中的全球產業;只要我們到服飾店購衣,便會不由自主地參與全球成衣和時尚產業鏈之中。然而,就像浪費食物一樣,不少富裕國家的消費者過度揮霍衣物,不斷把不想要的衣服丟掉、又再次填滿衣櫃,最後讓衣物成山成谷地塞滿垃圾場。
但是衣物是民生必需品,要以倡議「零消費」來解決過度購衣的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實際;美國媒體《Quartz》近日刊登一篇專欄文章,建議民眾從聰明消費做起,在下次下手敗家之前,先問問自己三個關鍵問題,時刻審視自己的購衣習慣。
你家衣櫃是否如圖片乾淨、整齊又富有特色?或者有過多衣服堆積如山,有時候甚至連自己都忘了有這件衣服?圖片來源:Rubbermaid Products (CC BY 2.0)。
第一問:會多常穿?
目前少有研究探討人們的穿衣習慣,一項有1500位英國女性參與的調查指出,受訪者平均只會穿一件衣服七次。另外,有研究發現,部分女性因為不希望在社群網站的照片上出現同樣的裝扮,每件衣服只穿一次。
看似有不少人都擁有多件衣服,每件衣服才不需要日日見客。然而人們的荷包是否能夠負擔?時尚記者馬克.班(Marc Bain)依照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發表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推算,廉價的衣服讓人們用更少的錢買得更多。
2015年一份刊登在行銷研究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上的研究則探討消費者的行為──如果先看了價格牌再看衣服本身,消費者會傾向以價格來決定是否購買。
但長遠來看,便宜的產品倒不一定對消費者最為划算。「單次穿著成本(cost per wear, CPW)」是一種能顯現衣服「真正價值」的方法。(編註:購買價格/穿用次數=單次穿著成本)
價格較高但能常重複穿搭的衣物,比起便宜卻不常穿的衣物,對你來說其實更有價值。
舉例來說,一件1000塊的牛仔褲只穿十次,單次穿著成本是一百塊;而經過反覆思量而忍痛下手的3000塊牛仔褲,如果穿了50次,單次穿著成本只要60塊。在這個例子中,「貴參參」的牛仔褲不論是真實成本還是美感價值上,都比便宜的牛仔褲要划算。
而依GQ雜誌所言,單次穿著成本亦可體現物品的壽命長短,幫助你脫離「方便購買然後快速拋棄」的購衣模式。
單次穿著成本概念可以是一種工具,幫助你考慮是否值得購買這件衣服,重點仍在於購買前先想好整個計畫,不要衝動行事。
第二問:我已經有多少衣服了?
根據2013年《華爾街日報》,全美知名的衣櫃設計公司「加州衣櫃(California Closets)」的首席設計師觀察,民眾大約只會穿衣櫃裡百分之20的衣服而已。如果這聽起很像是你會做的事,請試著擬出清單,看看哪些是你實際會穿的衣服,並找出它們的共通性。
知名設計師邁克.寇斯(Michael Kors)已表態支持俗稱為「肉和馬鈴薯(meat and potatoes)」的購衣原則:衣櫃裡百分之70的衣服應該像肉和馬鈴薯等主食一樣,可讓你平日反覆穿搭;只有百分之30的衣服應該像甜點一樣別具特色,例如適合外出參加派對的閃亮亮上衣,或是只能用來搭配某兩件上衣的明亮色系褲子。
「太多女性衣櫃裡的衣物比例剛好相反,所以才會搞不懂該怎麼穿搭。」寇斯曾說。
另外,每買一件衣服,就會稀釋掉衣櫃裡每件衣服被穿到的機率;換言之,如果你有很多衣服,就越難發揮衣服的最大使用率,很少穿到的衣服幾乎是徒佔衣櫃空間。
你家衣櫃裡有多少件衣服?試試看計算每件衣服在一年內你會穿幾次?圖片來源:Reavel (CC BY-NC-ND 2.0)。
當你開始懷抱「縮減衣櫃」的想法,立即可行的方法即是,策略性地投資在少數有價值的單品,獲得一件具高質感又實穿的衣服,而不再因特價沖昏頭,胡亂狂買,最後把衣櫃搞得像跳樓大拍賣的倉庫一樣讓人眼花撩亂。
第三問:這件衣服可以穿多久?
2015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材料系統實驗室(Materials Systems Laboratory)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服飾業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若以汽車製造的排放量作為度量,可行走從地球往返太陽一千次以上的距離。平均來說,製造一件T恤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就像開車跑5英里(約8公里)一樣。
除了製造衣服產生的碳排放,由數個致力於減少碳排放的組織共同組成的聯盟,碳信託(Carbon Trust)在2007年做過一項研究,分析一件T恤經過50次反覆穿洗造成的碳排放量。該實驗考慮到現實狀況,也在研究加入汰換衣服的設定,但同樣設立50次穿洗循環標準,亦即若一件T恤只能被反覆穿洗25次,研究團隊便會替補上一件新的T恤來達成50次穿洗循環。
最後研究團隊發現,一件T恤從生產、穿洗50次到最後被丟棄,大約會產生15公斤的碳排放量,而對比其他對照組(50件衣服只洗穿一次、12件衣服各洗穿四次、2件衣服各洗穿25次),研究指出,清洗、烘乾衣服產生的碳排放量,遠比買新衣來得少。長遠來看,如果一件衣服穿得越久,不需買新衣取代,碳足跡會比較小。
因此,當你考慮買新衣時,耐穿的衣服的環境成本會比較低。例如用長纖維、高品質棉花織成的衣物會更軟更耐用,不過這類品質好的衣物通常也更昂貴。
反之,雖然高價碼並不一定保證品質堅固,但不耐用的廉價品顯然會帶來許多環境成本──而且它們原本主要的設計考量就不是持久性──賠了荷包又折了地球,看似便宜,其實卻不划算。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