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清理基金會設計的浮管欄柵長600公尺,在未來一年裡將從巨大的環流垃圾帶中,把海裡的塑膠垃圾收集起來。
像這種塑膠瓶之類的塑膠垃圾,是海洋清理基金會的垃圾收集機首要清除的目標。該機器在2018年9月8日星期六下水出海。 PHOTOGRAPH BY RANDY OLSON,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今年9月8日,全球海洋塑膠垃圾清除運動出現了轉機:一台超巨大的漂浮型垃圾收集器從舊金山出海,這台機器正是為清除廣大的太平洋垃圾帶所設計的。
這個裝置明年一整年會進行最後的測試,以及面對一些棘手的問題:科技真能戰勝大自然嗎?荷蘭海洋清理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工程師發明的這個機器,會是第一個大量清除海中塑膠垃圾的可行方法嗎?狂野的太平洋會不會把它撕成碎片,讓清理器本身也成為一堆塑膠垃圾呢?即使太平洋風暴沒有吞沒這個裝置,它會不會把海豚或海龜等海洋動物吸引過來,纏住牠們把牠們害死呢?
「雖然我不認為它會成功,不過我希望能成功,」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主任科學家喬治.李奧納德(George Leonard)說:「不管是什麼方法,只要是能幫上忙的,海洋全都需要。」
這個計畫是由荷蘭大學的24歲輟學生博楊.斯雷特(Boyan Slat)發想出來的,他募得3000萬美元,要在5年內打造一個清理海洋的機器。靈感起源於他青少年時期的一趟假日希臘潛水之旅,當時他見到了非常多的塑膠垃圾,因此決定以清理海洋為使命。回到荷蘭後,他放棄了在台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航太工程系的學業,成立了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基金會,目前他是執行長,員工有65名工程師與科學家。
對於斯雷特的心力付出,有慷慨的讚美也有嚴厲的批評。他曾經獲得挪威國王的盛讚和聯合國最高的環境獎項,他的名字也登上各種新興年輕企業領袖的名單上,其中包括《富比士》雜誌。然而他也被科學家批評,說他低估了這個裝置對海洋生物造成的潛在風險。
華府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海洋政策主任瑪莉安.高斯登(Miriam Goldstein)就長期批評這個計畫,她說這個清理裝置會產生一種效應,作用類似漁民用的魚類集結裝置(fish aggregating device,簡稱FAD),FAD會吸引遠洋魚類進入中央區域,漁民就能輕易捕獲牠們。一旦魚類被這個裝置聚集,又會連帶把海洋動物吸引過來,然後被裝置纏住。
「在海上只要有適當大小的漂浮物體,魚類就喜歡聚集在底下,」她說:「這個裝置絕對會變成一個FAD。魚類聚集並非一定不好,不過也不曉得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海洋清理基金會的北海原型機漂浮於水上,攝於2016年6月22日荷蘭海牙。 PHOTOGRAPH BY MICHEL PORRO, GETTY IMAGES
清理?預防?哪個重要
有人認為從更根本的層面來說,這個計畫反而把關注焦點從另一個更划算、更篤定能拯救海洋的方法移走了,也就是從源頭防止塑膠垃圾流入海洋。
「漂浮在海洋環流表面的塑膠垃圾,只占每年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總量的百分之三,」加州海岸委員會(California Coastal Commission)海洋垃圾計畫經理伊本.史瓦茲(Eben Schwartz)說:「我可以了解為什麼大家會被這個明亮耀眼的新玩意兒吸引,但它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對於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個問題,要治本就要從陸地著手。」
史瓦茲和李奧納德指的是9月15日舉辦的二個淨灘活動,一個是由海洋保護協會主辦的國際淨灘活動,去年從超過100個國家收集到9253公噸的垃圾;另一個是由加州海岸委員會主辦的淨灘活動,去年則從加州的海灘收集到363公噸至454公噸的垃圾。
斯雷特在接受國家地理的訪問時,重申他一貫的看法:預防是保護海洋的第一步。
「我想人類顯然可以同時做不止一件事,」他說:「海洋中的塑膠不會自己消失,我們知道塑膠垃圾可以回溯到1960和1970年代那時候,所以我認為顯然兩件事都得做。如果我們能做的只是避免事態繼續惡化,這種情況實在稱不上樂觀。」
海洋清理基金會裡的工程師團隊,在加州阿拉米達(Alameda)組裝這個裝置已經有一年了。它在9月8日已經被拖到加州外的公海上做最後一輪測試,然後會再被拖往垃圾帶,10月中抵達後按計畫會部署在那裡一年。
塑膠垃圾聚集在海洋環流中,屬於大尺度的環流系統。收集了北太平洋亞熱帶環流裡垃圾的太平洋垃圾帶,就是最大、最有名的漂浮垃圾聚集區。不過,與其說這是一大片垃圾「帶」,還不如說是分布超廣的垃圾「湯」,因為沒有什麼穩固的表面可供站立。那裡大部分的塑膠都是微塑膠,也就是塑膠經過日照和波浪作用磨碎後的微小顆粒。斯雷特的科學團隊說,垃圾帶裡估計約含有7萬1000公噸的廢棄漁具。
VIDEO
↑↑↑↑↑美麗無人島無人淨灘,上面竟有3800萬塊塑膠垃圾。
聰明的設計
斯雷特的清理系統在設計上經過數次的變動。起初系統是要繫在海床上,不過後來因為被動式漂流系統較受青睞而被廢棄。
這個裝置實際上是由一條直徑1.2公尺、長600公尺、以高密度聚乙烯所製成的管子所構成,它會呈U字型地浮在海面上,下面則垂掛著一塊篩網。風與海流會推動裝置在水中緩慢移動,除了能收集漂在海面的塑膠,水深約3公尺內的微塑膠也能收集起來。如果這個裝置的表現符合預期,將有另外60組這種浮管欄柵會布放到海裡。
如果事情全都照計畫進行,這個裝置在第一年裡應該能收集45到68公噸的垃圾。若是全部60組裝置的話,斯雷特估計每年能收集到超過1萬3600公噸的垃圾。
這個系統上裝設了燈光和防撞系統以避免被船隻撞到。攝影機、感應器和衛星能讓計畫負責人指揮系統行進方向。
斯雷特說,塑膠被收集起來後,會有船隻會來收走然後運回加州,再送回到歐洲海洋清理基金會的客戶那裡。
VIDEO
↑↑↑↑↑看文字搞不懂? The Ocean Cleanup用動畫解釋給你聽。(Video from The Ocean Cleanup )
「看到它完成還滿令人興奮的,」斯雷特說:「不過這只是剛開始,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最想看到的是當第一批塑膠被送回來,證明這個技術可行。我很有自信,對於前往垃圾帶前能夠排除的所有風險都已經完全排除了,我覺得成功機會很高。」
斯雷特表示,剩餘的挑戰是那些很難模擬出來的事。其中一件就是系統能收集到多少塑膠。海洋清理基金會設立的目標,是5年內清除掉垃圾帶內50%的塑膠。
「有這個清理系統是很好,但如果收集不到任何塑膠,那就談不上有什麼用處了。所以這個清理系統的效率多好?收集的瓶頸為何?以及能收集到的最小碎片尺寸為何?在最初幾個月裡,我們希望能得到這些重要問題的答案。」斯雷特說。
斯雷特更表示,最後的挑戰是存活能力。海洋清理基金會的工程師設計的裝置能抵擋百年一次1編注:100-year storm event。即統計上來說,每年有1%的機率會發生這樣的風暴事件,以大尺度時間來看也可以理解成100年才會發生一次的風暴事件。 的風暴事件。而設計更動成能讓波浪通過系統,表示系統不需要吸收波浪的破壞性能量。
「它能不能應付地球表面上最惡劣的情況呢?海洋的強風、波浪、海流、鹽分、腐蝕等各種不同破壞力都會打擊它。如果在4月前它沒有受到任何重大損害,那我們就可以開香檳慶祝了。」斯雷特說。
撰文:Laura Parker
編譯:蔡雅鈴
(本文的網頁首圖Photo Credit : Erwin Zwart / The Ocean Cleanup , The Ocean Cleanup Media Gall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