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Sep. 05 2017

最孤單的動物園大象

  • 最孤單的動物園大象

    最孤單的動物園大象

1

2015年一頭名為花子的大象受到關注,而在日本上有許多如她一般孤立在動物園中的大象。

↑↑↑↑↑日本有超過12起單獨飼養大象的案例。新研究顯示,在日本這些孤單大象的生活條件也很糟。

宮古(Miyako)是一頭雌亞洲象。當時僅六個月大的宮古自44年前抵達離東京不遠的宇都宮動物園(Utsunomiya Zoo)後便獨自生活至今。英國牛津的保育生物學家暨大象專家──凱斯.琳賽(Keith Lindsay)描述,她就安置在園區遊樂園旁的小混凝土圍牆裡。

「她在這裡耗盡終生。既沒有其他大象,也沒有活動空間。」琳賽說道。

實際上林賽在今年稍早便已經觀察過宮古了。他花上兩週造訪15家動物園,認為將大象單獨飼養在日本是主流現象。而在世界大象日的前夕,他也在新發表的研究中總結了動物與其飼育環境的情況。

該份報告提到,有五隻大象孤老終身;八隻大象在伴侶死亡或被移走之後,亦踽踽獨行;其中有一隻雖然與原先的伴侶重逢,卻又個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欄裡。琳賽說:「這些大象基本上都罹患思覺失調,有些案例極度渴望與人互動,有些案例卻又對人不理不睬。」

促成琳賽這趟日本行的催化劑是一頭他從未謀面、名為花子的母象。花子孤身繭居在東京井之頭自然文化園(Inokashira Park Zoo)超過60年,而在2015年的秋季,遊歷動物園的部落客中川浦(Ulara Nakagawa)撰文分享了花子的故事,隨即引發大眾關注;同時中川浦起草的請願書也希望能將花子回歸到泰國的保護區,也是花子的故鄉。

中川寫道:「在狹小、沉悶的水泥圍欄中,環境的不適與無聊共伴著孤寂,牠無生氣地站在那裏成了一座小雕像。」

請願書獲得了47萬份聯署,而其他有關花子困境的故事也在網路上瘋傳。不過動物園方認為要移動一隻年老的大象風險實在太大。就在幾個月後,這頭世界上最孤單的大象以69歲之齡辭世。

對中川來說,花子的死象徵著在日本動物園這些形單影隻的大象身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她憤慨地與致力於動物保護的加拿大非營利組織──動物園體檢(Zoocheck)合作,並展開一項稱之為留日之象(Elephants in Japan)的草根運動。中川也邀請琳賽再次檢閱這些高社會性且聰明的動物,究竟在日本這些缺乏豢養標準的動物園中過得如如何?

中川表示:「這項新運動是為了紀念花子,確保其他在日本的大象再也不會遭受與他一樣的苦難。」當採訪問及為何圈養大象的國家不知凡幾,而她卻選擇檢視日本而非其他地方時,中川解釋道:「總得要從某個地方先開始。」

包含宮子在內,琳賽觀察到多達14隻的獨居象生活在過小的圍欄,以及缺乏刺激的環境,這樣的條件都未滿足他所制定的飼育標準。

「不過,」琳賽說「在這之中宮子的際遇尤其令人心碎。」他注意到牠會在圍欄裡來回走動、重複地啃咬鐵柵欄──這些行為明顯源自於精神壓力。「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他說。

宮子艱苦的「象」生與在野外的亞洲象相比可有天壤之別。在野外,雌象們會組成多達50頭象的親密團體;通常雄象一旦性成熟之後,會與其他雄象結夥離開原生象群。即便大象沒有與好哥兒們一同廝混,研究顯示牠們仍能記得彼此,並且能藉由氣味與叫聲遠距離溝通。

雖然並沒有參與此次《留日之象》運動,不過致力於圈養動物福利議題的非營利組織──《野生福利》(Wild Welfare)的喬治娜.艾倫(Georgina Allen)表示:「我們關切對任何大象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動物福利議題──社交。」

除了需要同伴以外,亞洲象對空間的需求也不容忽視,起碼需要520平方公里來覓食與求偶;而素來聰明的牠們,不僅能展現哀悼、享受與憤怒等情緒,更有些令人拍案叫絕的時刻──好比以一張梯凳解決搆不著食物的難題。

動物福利倡議者解釋道,大象的智能反而使得牠們被圈養在沉悶的環境時,處境更加不利。雖然宮子的情況已經非常淒涼,不過牠絕對不是唯一一個悲慘的例子。

琳賽還發現:

■ 輝(てる),一頭從2000年被圈養在甲府市遊亀公園附属動物園(Yuki Park Zoo)至今的亞洲象。38歲的牠活在沒有任何一點變化的戶外水泥圍欄裡,不斷搖頭晃腦地重複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

■ 姬子(ひめこ),一頭從1994年就一直與世隔絕在姬路市立動物園(Himeji City Zoo)的40歲亞洲象,一天有18小時被強迫在室內表演給遊客觀賞。琳賽注意到牠會長時間地搖晃,還有正站在自己的尿液當中。

■ 泉(いずみ),在琳賽於桐生岡動物園(Kiryugaoka Zoo)見過她沒多久後,以62歲之齡撒手「象」寰。牠從1964年就單獨圈養在狹小陰暗的室內圍欄中,而戶外空間則是完全沒有遮蔭。

琳賽認為,在14間動物園之中只有4間有在改善,意指他們最起碼願意嘗試增一些創新特點,好比擴大空間與加強其他地方;而其餘動物園則未達標準,從1950年代起就沒有要更新圈養欄舍的意願。

報告中也記載,大部分的動物園協會都同意大象是該需要足夠的空間來活動、覓食以及與其他大象互動。具有公信力的美國動物園與水族館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已經發展出一套飼養大象的準則,建議群養時母象群不應低於三頭、公象群不應低於兩頭,或者雌雄混養時總計高於三頭大象。

面對大象複雜的需求,有些動物園質疑是否真能完全圈養大象?報告指出,起碼有4間動物園已經關閉大象展覽,或者表示出相關意願。

然而根據琳賽表示,日本動物園水族館協會(Japanese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尚未制定出最佳規範,也沒有定期監管動物園確保滿足動物福利需求。(至截稿前為止,日本動物園與水族館協會的行政負責人尚未對評論的要求做出回應。)

琳賽希望日本發展出相類的準則。短期內他希望能敦促動物園將那些孤單的大象,在健康許可的情況下搬遷到至少能與其他大象社交的場域──或許還能在泥漿裡消磨時間、交纏彼此的象鼻、在水池裡潑水:

↑↑↑↑↑2014年在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San Diego Zoo)拍攝的大象社交即景。

撰文:Jani Actman

編譯:曾柏諺

延伸閱讀>>銷毀象牙真的能拯救大象嗎?如何宅配520頭大象?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