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超愛拍下食物的照片,而且是無時無刻、不管在哪裡,都是不變的道理。不過,很多時候就算當下食物可口美味,最後拍出來的效果卻很糟糕,這就是因為我們未經思考該如何做才能取得最佳畫面。我在《國家地理》攝影棚往往會去思考如何拍下美好的食物照。為了要做祖傳食物的專題,我從蘋果到豆子都拍攝過了。甚至是一排能讓對餐飲業最熟悉的老饕們各個搔搔頭、摸不著頭緒的叉子,也都拍過了。
也許你有聽說這件事,ThePlate專欄(本文也是此專欄作品)最近跟《國家地理》<你的觀點>社群合作開辦照片挑戰賽——#醜食也很美(#UglyFoodIsBeautiful),就是要呼籲大家發想各種減少食物浪費的方法,而透過把賣相不好的食品放在鎂光燈焦點之下,即是其中一個好辦法。於是,他們就請我提供一些攝影小撇步。如果你也想加入這個挑戰賽,以下有五個點子能讓你在只有手機鏡頭的情況下,也能拍下好照片。
1. 燈光。 用手機拍攝食物時,大的、柔和的光源是最好操作的。要有如此好操作的光源,也許得在陰天時於戶外攝影,或是得在室內靠窗拍攝。如果你在家中攝影,別害怕,就大膽地把整個佈景移到適當的位置吧。攝影者本身要站在靠窗的位置,並用白布或半透明反光板使任何刺眼的太陽光線變成柔和的淡光。
如果你在室內,把檯燈或上頭燈源關閉。只要有多於一個光源,就會製造重疊光影,而且家中的色溫跟日光是不一樣的。這樣之後想要修改就會比較困難。如果你在用餐時拍攝食物(當然也別把大塊的白布拿出來補光,除非你準備好要被踢出那家餐廳),並不是每次都找得到理想光源。要讓餐廳微弱的光源發揮最大效用就要記得關掉閃光燈,才不會照得太刺眼。要用桌緣或玻璃杯才能握穩手機並把晃動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