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認同是兒童早期發展的特徵之一,而且可能是人類最具情感質素的發展向度,性別認同也反映著生物、環境與文化的複雜綜合作用。在此狀態下,研究及理解確實不容易進行,直到最近10至20年間,「性別多樣化」 (dimensionality and diversity of gender identity)的概念登場,終於到了一個可以充分對話的時刻,這應該也是學會推動本專欄的原因之一。作為一個兒青精神科醫師,當論及當代的性別和性別發展時,我們或就先扮演一個話說從頭的角色來介紹兒童的性別發展。
性別發展淵源
兒童性別發展的研究基礎可以追溯到19世紀晚期以降至1970年代中期,現今性別發展的科學文獻的起源是在1920年代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當時著重於性別差異的比較,不難理解,教育體系確實能提供了一個自然的發展觀察情境;接下來就是精神分析理論、認知發展理論、生物決定論、建構論、社會學習理論等流派對於性別發展的探究,這些探究雖然分歧,也不盡然正確,不過至今在了解性別發展上仍有其意義;近期的重大轉折就是女性主義的介入。此外,性別發展的臨床研究則受益於性發展障礙(disorders of sexual development)患者的自身經驗與研究甚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