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潘佳修
在苗栗山區的產業道路上,貓徑地圖王小明躲在悶熱的偽裝帳中──從6月開始,他以這樣的方式度過炎夏已經4個月了。10月4日這天就像往常一樣,王小明盯著觀景窗看了三個小時,卻毫無動靜──直到那一秒:石虎現身。王小明回憶:「在這彷彿凝結的時刻,還好我沒有呆住,強勁的東北季風也沒造成太大的鏡頭微震。我把跟石虎邂逅的這一秒變成了永恆!」
整理撰文:潘佳修
在苗栗山區的產業道路上,貓徑地圖王小明躲在悶熱的偽裝帳中──從6月開始,他以這樣的方式度過炎夏已經4個月了。10月4日這天就像往常一樣,王小明盯著觀景窗看了三個小時,卻毫無動靜──直到那一秒:石虎現身。王小明回憶:「在這彷彿凝結的時刻,還好我沒有呆住,強勁的東北季風也沒造成太大的鏡頭微震。我把跟石虎邂逅的這一秒變成了永恆!」
等了三年,王小明終於遇上野生石虎從眼前走過,趕緊按下快門拍下首度在野外被拍到的石虎全身照。(非無人自動相機所拍攝。)40來歲的王小明是電腦工程師,三年前因為一張照片愛上了石虎,每個禮拜除了工作,就是在野外等石虎。他回想剛開始研究石虎時,憑著一股傻勁就去找研究石虎的專家問問題,那時他們都覺得他是「吃飽太閒」,沒什麼人理他。現在,反而是專家們會主動跟他聯繫,說他跑野外跑得比他們還勤。
王小明原來是專拍街貓的貓迷兼業餘攝影玩家。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跑到山上追石虎?
2011年,一張被關在獸籠中的一對石虎照片,開啟了王小明拍攝野生石虎的使命感。王小明說:「當時我就覺得這種美麗的生物,不應該為私人擁有;我要拍到牠們在野外生活的樣子。」他希望自己拍的照片可以證明石虎仍有一定數量,且生活範圍就在即將開發的計畫道路上。
拍攝石虎之路,王小明從零開始,必備的是嚴肅的決心和毅力。他說,山區幅員廣大,事前的田野調查就占了七成的時間,最後的結果也不會是100%成功目擊。拍攝更不用說,三年來就這麼一次拍到。就連研究石虎的學者陳美汀都跟他說,自己很少在野外親眼目擊石虎;因為就算石虎裝有無線電,信號就在前方幾十公尺,你依然可能看不到牠。所以野外的貓科動物研究,幾乎是所有項目中最困難的。
想要拍攝野生石虎蹤跡,偽裝術非常重要,王小明今年就用了4個月的時間躲在偽裝帳篷中,同時每天觀察石虎排遺,藉此推測石虎的活動路線與作息,並隨之調整埋伏拍攝的地點,進行「蹲點」。定點守候就是所謂的「蹲點」,是生態攝影、野外研究的不二法門,也極為辛苦。為了拍攝石虎這種極度敏感,高警覺性的野生動物,王小明採取的就是這種方式。
不論採用偽裝帳或偽裝衣,王小明使用的都是一張椅面只有30x15cm的超輕迷你折疊椅。坐上去的姿勢就是站也不是、蹲也不是的半蹲,他自嘲「跟蹲刑差不多,只要半小時保證腰痠腳麻,這就是『蹲點』!」
王小明表示,拍哺乳類動物,偽裝物不能太高,不能在環境裡看起來很突兀。他這次的拍攝點距離石虎100公尺以上,中間隔了芒草樹木,還有良好的偽裝,但是石虎的轉頭動作,讓王小明認為石虎還是發現他了。不論石虎用的是視覺、嗅覺,還是第六感,「石虎真是了不起的生物!」他讚嘆的說。
在苗栗山區走了三年,王小明撿過捕獸夾、捕獸籠、套索陷阱,只拍到掌印和排遺,幾度要失去熱忱;還好得到許多好朋友熱情支持,拍攝石虎之路才得以繼續。如今,努力終於有了回報,王小明希望透過照片告訴大家:「若非親眼所見,沒有人會相信台灣淺山有著這麼美麗的貓科動物,看不見牠、不代表牠不存在。」
王小明表示,苗栗己經有一條直通馬家莊楓樹里的四線道道路了,平時流量只有當地居民的區區幾台車,實在不想再看到另一條從稜線開發、破壞林相和石虎棲地的殺手道路了。他也再度為石虎請命,希望大家共同為這種美麗的貓科動物留下安全的生存空間。
相關閱讀:台灣石虎的野放之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