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Dec. 27 2014

海研五號船難之後,台灣海洋研究仍將持續

  • 海研五號船難之後,台灣海洋研究仍將持續

    海研五號船難之後,台灣海洋研究仍將持續

1

海研一號正在外海進行「西北太平洋颱風與海洋聯合觀測」國際合作計畫。圖片提供: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台灣有史以來配備最先進、最大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2014年10月10日不幸在澎湖外海沈沒,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在10月23日也做了專文報導,成為台灣科學發展少數被國際期刊報導的特例。科技部在2014年12月11日立法院報告中表示,未來海洋研究船隊擬由500噸、1000噸、2000噸、3000噸級的研究船組成,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簡稱TORI)將與科技部共同規畫與推動國家研究船隊,預計2015年底就會有一艘2000噸的研究船加入行列。

早期,台灣省水產試驗所為開發遠洋漁場,曾先後建造多艘遠洋試驗船,最有名的莫過於1976年去南極抓蝦的「海功號」。海洋科學研究,則是從1961年的「陽明艦」開始,進行黑潮水文調查;後來陸續有1983年的海研一號、1993的海研二號、三號加入研究行列,以及一直到2012年啟用的海研五號。時光荏苒,台灣研究船歷史已超過半個世紀。

海上移動的研究基地 兼具國防救難功能

台灣目前仍在執勤的有3艘試驗船及4艘研究船,在不同海域進行各種研究與調查。海上研究船都做些什麼事呢?台大海洋研究所所長魏慶琳表示,位於颱風路徑上的防災方式,以及讓台灣漁業環境得天獨厚的黑潮,都是海洋研究的重要課題。常跟著研究船出海的副所長詹森說:「一艘研究船,如同在海上移動的研究基地。」為了執行各種科學計畫航行於海上,舉凡漁業調查、能源探測、海底地形、海洋物理……等都要倚賴研究船不畏風浪,研究員24小時海上輪班,蒐集回來的資料及樣本。詹森表示,不是天天出海的研究人員,總是逃不過暈船的命運,「有時胃吐乾淨了,接著便是膽汁,那滋味真是苦啊!」人員在暈船之際,還是要打起精神輪班工作,無論海水採樣或收放儀器,都必須準確不馬虎,如此才能確保人員的安全,辛苦取得的資料也才可以信賴。

海洋研究船要不畏風浪、不分晝夜的作業,研究人員24小時輪班,蒐集海洋科學資料與樣本。圖片提供: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研究船有時也要身兼數職,例如海功號除了抓南極蝦,據說還擔任過從南非運送飛彈(或鈾235)回來的軍事任務。研究船有專業作業人員,擁有台灣海域的充分知識又有科學儀器配備,發生海難時,海研一、二、三號義不容辭協助,例如2002年的華航客機、復興貨機墜海等事件,海研船都發揮了救災功能。到了海研五號性能提升,更增加了追蹤觀測、分析飛彈飛行數據能力,使之成為台灣唯一的飛彈觀測船。

研究船科學儀器系統示意圖;具有各式先進設備的船,猶如一座多重功能海上移動實驗室。圖片提供: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遠征南極的海功號

現今停靠在基隆碧砂漁港岸上,供遊客參觀的海功號,是一艘僅有700多噸,卻遠征南極的試驗船。當時政府受到其他國家宣布200海浬經濟海域影響,遠洋漁業開發成了當務之急。據聞南極蝦數量大、不受污染、營養價值高,政府於是派海功號遠赴南極洋,開發遠洋漁場;海功號的功績讓台灣成為繼日本、蘇聯之後,第三個去南極補磷蝦的國家。不過,後來證實南極蝦普遍被認為是沒有經濟價值物種,因為南極蝦腥味重,一般人不大喜歡,通常是釣魚的人拿來當餌料用。1975 到1993 年,非破冰船的海功號,短短18年也去了4 趟南極,在台灣水產試驗歷史中依然立下重要的里程碑。

海研一、二、三

台灣用研究船進行海洋科學研究,始於1965年由掃雷艦改裝的「陽明艦」,在東岸連續四年進行黑潮水文調查。後來有1969年由海軍將美軍艦隊拖船裝修成的「九連艦」,用於海洋研究及測量;1971年「九連艦」改名「九連號」,自此進入將研究船納入學校體系協助海洋調查與教學的時代。

第一艘專為海洋探測及教學所建造的研究船,是1983年政府委託挪威的造船廠建造的「海研一號」,由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統籌管理。海研一號全長50公尺,重800噸,探測海域涵蓋台灣海峽、南海、東海及西北太平洋等海域,最遠也曾跨越赤道到南太平洋海域進行研究。「海研一號已經航行超過16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2周了!」台大海洋研究所副所長詹森說。

1985年到1993年間,國內海洋探測任務主要都是由海研一號執行,船期安排如同明星的工作檔期,有許多研究單位競爭,要經過多方協調才能安排妥當。30年來,海研一號航行超過1000次,每年有150到180天都在海上,累積有水文、海流、水深、震測、生物與化學等探測資料,增進了對台灣周圍海域的了解。海研一號也參與國際研究計畫,例如2000年「亞洲聲學實驗」(簡稱ASIAEX),與美國科學家一同探索南海北部聲學特徵。

1993年,海洋研究加入生力軍:海研二號及三號。這兩艘船是首度由台灣自行建造的海洋研究船,體型較小,屬於300噸船隻,分屬海洋大學、中山大學管理營運,各別在台灣北部、南部海域航行。主要作業範圍離本島海岸較近,通常200浬(370公里)範圍內,計畫包括台灣海域生態研究、海洋物理、黑潮觀測、甲烷水合物海域探測等科學研究。

海研一號30年來的航跡圖(黑線),航行超過16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2周了。圖片提供: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短暫而燦爛的「海研五號」

在各界期盼下,2012年8月,由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籌建全台最大研究船「海研五號」正式啟用。全長72.6公尺,2700噸,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例如精密的動態定位系統、水下3000公尺遙控無人載具(ROV)等。海研五號猶如一座多重功能海上移動實驗室,可以協助科學家進行深海的探測與取樣、新能源的探勘、海底地震電纜維護等工作。

2013 年2 月,海研五號以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展開首航,陸續前往東沙、中沙黃岩島、南沙太平島鄭和環礁進行海底地形探勘,測繪了超過6萬平方公里在黃岩島至中沙群島之間的海底地形圖;並發現東沙、中沙大量的海底火山,代表南中國海曾有相當活躍的板塊運動。2013年9 月更在高雄西南外海,首度取得甲烷氣的樣本,發現台灣海域蘊藏的藍色新能源。

2014年3月,海研五號經過六天航行,抵達位在南沙群島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暗沙」指的是水面下由珊瑚礁所形成的淺灘),是台灣海洋科學研究首次抵達北緯四度的國境之南,別具歷史意義。

 

海研五號2013年6月17日抵達南沙太平島完成鄭和群礁的海底地形變化測繪圖。圖片提供: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展望未來 海洋研究船隊建置

遺憾的是,2014年10月海研五號在澎湖外海失事,帶走兩名科學家。此艘籌備多年、耗資十幾億、台灣史上最大、設備最精良的海研船,在不到兩年的航行後如流星般殞落,國內外學界都深感可惜。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在報導中指出,海研五號是1990年代以來,海洋研究人員的夢想,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劉紹臣表示:「它曾是刻畫台灣海洋學的藍圖」,海外同事也都對海研五號失事感到悲傷。

台大海洋研究所所長魏慶琳認為:「即使目前研究海洋方法很多,研究船的重要性仍無法被取代。」如今海研一號已超過30歲,海研二號、三號,使用也已有20年,現有的研究船年歲已高,少了海研五號,航期更是滿檔,令人憂心。

科技部在2014年12月11日的立法院報告中表示,預計明年底將從國外購置一艘2000噸的船,並將籌措經費建造一艘3000噸的海洋研究船,搭配TORI的科研設備,進行遠洋、長天數的大型海洋探測研究、海疆調查及能源探勘作業。後續因應海研一、二、三的除役,也預計陸續建置1000噸及500噸的研究船,形成國家海洋研究船隊,以提昇海洋科學作業能量。

期盼更有組織的海洋研究船隊規畫,為台灣海洋科學研究增添一股新的能量。

海研五號,為台灣海洋科學寫下新的一頁。圖片提供: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海洋大學研發處研究船船務中心、中山大學海研3號船務室、國家實驗研究院年報、《海研五號事件緊急因應措施及我國研究船能量重建計畫》(科技部)、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潮‧境》季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台大校訊

整理撰文:潘佳修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