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an. 18 2017

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可沒想像中的環保

  • 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可沒想像中的環保

    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可沒想像中的環保

1

石油製造的產品千變萬化,能夠根據需求生產出不同材質的塑膠。飲料杯、寶特瓶、塑膠袋、水管等等,便宜又方便的塑膠製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從而導致臺灣每年製造的塑膠垃圾,相當驚人。根據環保署公布的資料,2015年臺灣人的垃圾中,塑膠就占了15%。這些塑膠製品,要超過500年才能分解,已經成為環境的隱憂。

▲臺灣人生產的垃圾中,雖然塑膠遠少於廚餘與紙類,
但它不易分解的特性,讓塑膠汙染成為嚴重的問題。製圖/洪詩宸

這些難以分解的塑膠製品,若是選擇掩埋處理,只會不停消耗垃圾掩埋場的掩埋量;若是選擇焚化,除了安全疑慮,在石油蘊藏量逐漸減少的狀況下,顯得不切實際。無論掩埋或焚化,都無法適當處理這些垃圾,更凸顯塑膠回收的重要性。其中回收成效最好的莫過於寶特瓶,每年都能夠回收9至10萬公噸。

▲寶特瓶回收的過程繁雜,需要人工移除PP材質的瓶蓋和瓶環。攝影/洪詩宸

PET的中文正式名稱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常以寶特瓶、塑膠食器的型態出現在生活中。PET最初被廣泛使用於人造纖維、底片等用途。在1977年能源危機下,社會開始尋找低能源消耗,又能取代鐵鋁罐、玻璃等容器的材質。製成一公斤的PET,僅需使用0.8公升的石油;除了質輕、便於使用等特性外,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柯志穎表示,寶特瓶的阻氣性很好,氣體在裡頭不容易洩出。種種特性讓寶特瓶短時間內,成為常見容器。

AD

ads-parallax

臺灣寶特瓶回收成效遠高於歐美

▲執行押瓶費制度後,臺灣的寶特瓶回收率有顯著改善。製圖/洪詩宸

在1980年時,臺灣的寶特瓶回收率相當低,只有20%上下。原因在於當時雖已經具備處理回收寶特瓶的能力,但民眾卻不具備相當的回收意識。於是政府在1992年推行寶特瓶押瓶費制度,以每支2元的價格向民眾收取寶特瓶。該制度推行2年,回收率便提升至80%,成效顯著。

其後由於種種因素,該項政策於2002年停止,寶特瓶的回收率卻沒有因此下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海洋資訊小組成員陳姿蓉說,這是因為20多年來的政策,讓民眾清楚了解寶特瓶是可回收材質,所以寶特瓶的回收率一直高達95%。遠高於歐洲的59%與美國的31.8%。

相當於其他塑膠垃圾來說,寶特瓶的回收成效相當顯著。新北市萬里的國聖埔沙灘上佈滿著各式垃圾,因此成為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從2013年以來淨灘活動的固定地點。陳姿蓉回想起過去拾獲的垃圾,她表示:「我們在淨灘的過程中,並沒有撿到很多寶特瓶。」

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助理環境技術師林高正表示,這些回收寶特瓶通常會由清潔隊交到回收商手中,經由壓磚、解磚、脫標、粉碎、浮選等等程序後,最後重新制成塑膠粒再次使用,這類的材料被稱做rPET(循環塑膠物料)。看似生生不息的循環,背後卻存在許多問題。

回收非永續循環 寶特瓶回收問題多

▲臺灣每年回收9至10萬公噸的寶特瓶,約等於45億支寶特瓶,能夠塞滿3座101。製圖/洪詩宸

臺灣歷年來所回收的寶特瓶量,平均都落在9萬至10萬公噸間。最近一年(2015)則回收了9.6萬公噸的寶特瓶,若以600毫升的寶特瓶換算,等於每年回收45億支寶特瓶。

事實上這45億支寶特瓶,都是由原油提煉出的原生材料,而非rPET製成。原因在於臺灣現行法規中,明令禁止回收寶特瓶材料用於食品容器及包裝製作。法規的限制,讓臺灣每年仍必須消耗7千萬公升以上的原油製作寶特瓶。

寶特瓶並非進入回收系統後,就不會製造污染。「內容物不可回收時,本身就是一種汙染。」大愛感恩科技協理虞珊明提到,許多人並不習慣在回收前,先將容器沖洗乾淨。回收廠商要再另外處理過這些寶特瓶,才能回收使用。「瓶內盛裝的東西各式各樣,所以洗出來的水都是很混濁、黃色的泥漿狀。」看守臺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回憶起過去參觀寶特瓶回收的經驗,認為回收寶特瓶固然環保,但仍然會對環境造成負擔。

另外,rPET在製作的過程中,經過多次高溫溶解,導致材料黃化。柯志穎補充說明,在加熱的過程中,除了黃化、還會導致PET的物理性質衰退。物理性質的衰退,讓rPET只能製出短纖維做為填充物。很多號稱寶特瓶製作的衣服,「其實裡面只有部分rPET,剩下的還是原生材料。」虞珊明解釋。

大愛感恩科技曾跟工研院合作,改良rPET纖維的品質,還能夠做出拉鍊、鈕扣等,製成全由rPET製造的衣服、鞋子。然而虞珊明認為,回收是不得已的方法,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不要使用。陳姿蓉對此也表示贊同,她認為塑膠的普及性,讓臺灣人忽視背後的開採、環境成本。「這些都不在業者考量範圍內,所以塑膠是便宜的,付出的代價卻很高。」陳姿蓉說。

近年來生物可分解塑膠普及,市面上許多塑膠袋,都已經改成由玉米澱粉製成的PLA材質。但是中華民國環保生物可分解材料協會秘書長謝光尹,卻不認為這能夠解決寶特瓶的問題。PLA具有高透氣、親水等特性,若是拿來裝飲料,「瓶子會很快被分解。」謝光尹說。

他認為PBS或PBAT等材質,更適合製成寶特瓶。問題是這類材質尚未在市面上普及,且此類材質在現行分類中,並沒有被獨立出來。若是可分解材質混入PET的回收物當中,會損害整批回收物的品質。

減量才是解方

▲臺灣人的寶特瓶用量驚人,每人平均一年用掉近200支。攝影/洪詩宸

 

臺灣人每年使用的寶特瓶用量非常可觀,從前述的45億支寶特瓶推估,可以發現人均用量近200支,虞珊明對這個數據感到相當驚訝。寶特瓶的用途除了盛裝調味料外,最多的莫過於瓶裝飲料與瓶裝水。虞珊明開始觀察生活中使用瓶裝水的時機。最後他得出結論,在會議、體育運動等大團體活動中,主辦單位會購買很多瓶裝水,分給參與者。且在人群眾多的情境下,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是:「不知道哪一瓶水是自己的,下個人也不敢喝,所以就再拿一瓶。」虞珊明說。

陳姿蓉認為,瓶裝水的穩定銷量,和飲水取得不便利有關。近年來臺灣民眾雖然已習慣隨身攜帶環保瓶,但是臺灣的自來水管線多數老舊,即便水質好仍無法生飲;而大街上也鮮少設置飲水機。當水瓶空時,民眾往往無處補水,最後依然只能買瓶裝水解渴。

生質能源或許有機會解決石油缺乏的困境,卻無法生產石化產品,因此若無法開發出新的材質,塑膠材料將會隨著石油枯竭一併消失。因此,減少塑膠製品的最好解決方法是減少使用。以寶特瓶來說,減量除了仰賴民眾自覺外,政府也需改善飲水品質或廣設飲水機,才不會讓民眾的環保意識變成徒勞。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