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國已同意開始大量替換化石燃料。誰是贏家和輸家?有何驚喜之處?這一切的意義又是什麼?
全球團結在一起。
全球各國已同意開始大量替換化石燃料。誰是贏家和輸家?有何驚喜之處?這一切的意義又是什麼?
全球團結在一起。
世界各國領袖首次試圖擬定協議對抗氣候變遷20多年之後,來自195個國家的代表12日採行一項劃時代的協定,試圖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並且開始大量替換煤、石油、天然氣。
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在最後決定出爐之前告訴與會代表﹕「這是一生之中改變世界的難得機會」。
在協議達成之後,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宣稱﹕「原本認為無法想像的事,現在已是無法停止的事」。
備受期待的會議經過兩週馬拉松決策,出人意表地提出了雄心萬丈的協定。在31頁的協定中,要求富裕國家必須提出巨額資金給貧窮國家,協助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以及極端氣候,並且籲請每一個國家開始快速改用潔淨能源。
各國如何履行承諾,以及這些最新設立的偉大目標是否能夠達成,仍然有待觀察。但是繳出這張未來的藍圖,與會代表顯然深感驕傲,甚至許多先前抱持懷疑態度的氣候議題活躍分子,也讚許協議出人意表的雄心。
世界資源組織(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國際氣候專家珍妮佛・摩根(Jennifer Morgan)表示﹕「全球各國團結在這項歷史性協議之下,這象徵了氣候危機的轉捩點」。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強調,「多年之後,我們的曾孫將會回憶我們解決氣候危機的道德勇氣,他們將會回顧2015年12月12日是全球各國終於決定採取行動的一天」。
以下是協定的重點,有些驚喜,有些斥退,其意義,將我們帶往何處﹕
驚喜
升溫限1.5度
除了達成協定這件事之外,目標的遠大是最令人驚喜之處。各國代表前來巴黎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旨在遏止溫室氣體增加,以免對地球造成無可挽救的傷害。各國原先設定的目標是限制全球升溫不超過前工業時代攝氏2度,但新協定限制升溫「遠低於攝氏2度」,並強調各國努力推動之際,也將「致力達成限制升溫攝氏1.5度」。
經過多年努力失敗之後,鮮少與會代表會期待出現如此的論述。什麼改變了?科學帶來的真相。近來研究已顯示,即便升溫限制在攝氏2度,海平面上升仍然可能淹没整個國家,尤其是低漥的太平洋國家,像是馬紹爾群島和吉里巴斯。
提倡永續發展的國際組織E3G的莉絲・加拉赫(Liz Gallagher)表示,限制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不具法律約束效力,但「這有助於促使我們加速的行動」。
島國
另一驚喜之處是太平洋國家以及小型開發中國家-例如南非-影響力日益增加,他們團結一致,持續表達道德上的憤怒,有助於形成聯盟,這在數年前是難以想像的。包括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在內的已開發國家,加入他們的行列,推出更具雄心的行動計畫。這個團體自稱是「遠大雄心聯盟」,聯盟代表們在最後一次會議時翻領上都戴上了椰葉。
在代表開始辯論最終協定時,馬紹爾群島外交部長湯尼・德布倫(Tony de Brum)在推特貼上自己搖著一名嬰兒的照片,並推文說道﹕「我的第十位曾孫,這是我今天奮戰的目標」。
雄心日增
抵達巴黎之前,187個國家代表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九成,他們提交計畫在未來數十年減少自己的排放量,但無法達成限制升溫攝氏2度的目標,遑論攝氏1.5度。事實上,德國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的分析都指出,如果依照這些計畫實施下去,全球將會升溫2.7至3.5度。
但在12日,與會代表同意,各國必須開始加速執行這些長程計畫,時間遠比預期要早很多。從2018年開始,與會代表必須開始再聚,評估進度。2020年之前,許多國家預期將會提出新的、更具雄心的計畫。背後的構想是,12日的協定以及科技的進步,可能會徹底改變風力、太陽能、波浪能等再生能源的市場,讓許多國家的能源轉型更加快速、更加便宜。
斥退
化石燃料
在過去十年的中期,經過多年努力失敗後,全球轉型潔淨能源的勢頭停滯下來。近年來,勢頭又回來了,但鮮少人能夠預期12日的協定將會強而有力提及完全終結化石燃料排放。協定呼籲,數十年內達到排放「頂峰」,然後在未來數十年走向零排放,就算依賴科技把二氧化碳抽離大氣也在所不惜。
然而,很明顯,尤其是與會各國認為世界必須揮別化石燃料時代。我們從推動升溫限1.5度即可窺見。
綠色和平組織的庫莫・奈杜(kumo Naido)表示,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單一數字…將會在煤業公司董事會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皇宮引起驚慌與錯愕」。
沙烏地阿拉伯
沙國是石油巨人,始終是最不情願達成任何氣候協定的國家之一,經常運用其在中東的影響力,把其他國家從談判桌上拉走。沙國參加巴黎氣候會議時,不時設下路障,試圖保有全球能源主要供應國的地位。
如今,油價下跌,沙國的經濟受創程度更勝以往,沙國面臨劇烈的轉型,劇烈程度鮮少國家能企及。
贏家
社會運動參與者
近年來,社會運動參與者,例如前美國航太總署科學家詹姆士・韓森(James Hansen)以及作家比爾・麥克基本(Bill McKibben),在每一個重要關頭言詞批評化石燃料,反對建造鑰石(keystone)輸油管線,以及透過太平洋西北地區港口外銷煤礦到亞洲。他們推動大學與基金會不要持有煤礦與石油股份,贏得一些戰役,也輸掉其他戰役。批評者經常抱怨個案似乎無法匯集力量,但這些社會運動參與者不改其志。他們一再強調,更多的化石燃料必須留在地下,才能維持全球的安全。這項策略有助於保持住氣候變遷議題,如今顯然來自近200個國家的外交官多少已決定認同他們的看法。
能源投資者
從化石燃料主宰的世界轉移到潔淨能源為動力的世界,並不容易或是簡單。這一直都是商業界人士深感挫折之處,不斷思索應該把精力和現金放在何處。從避險基金經理人、銀行家到能源財務公司,許多人一問再問,想要知道未來的走勢。有人同意社會運動參與者不要持有煤礦與石油股份的呼聲,但亦必須對股東負責任。他們需要保證,不投資煤礦與石油將是明智的。如今,他們終於知道了。
法國政府
一整週下來,與會代表與談判者盛贊法國總統歐蘭德以及外長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領導磋商的方式。當其他磋商失敗時,東道主不斷尋找方法讓最為挫折的國家感到被賦予了權力。東道主也一再敦促每一位代表達成協定,甚至在12日早上提出警告,如果他們無法達成協定,他們的子孫將會記住這一天。
撰文:Craig Welch,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編輯部
在Twitter上關注作者Craig We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