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Aug. 01 2016

「多莉」首次人工繁殖,達陣!

  • 「多莉」首次人工繁殖,達陣!

    「多莉」首次人工繁殖,達陣!

1

想保護野生魚類與珊瑚礁?不妨來繁殖超夯藍倒吊吧!

當今所有的藍倒吊都是從野外捕撈而來。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從五歲第一次在波士頓的新英格蘭水族館(New England Aquarium)見到藍倒吊開始,生物學家凱文‧巴登(Kevin Barden)就為此著迷不已,如今29歲的他,領銜一支團隊試圖破解這個明星物種的人工養殖密碼。

日前,與「潮起保育(Rising Tide Conservation)」合作的佛州大學熱帶水產養殖實驗室(University of Florida Tropical Aquaculture Lab)宣布,他們寫下藍倒吊在人工環境下繁殖的首次記錄。不過也許藍倒吊另一個名字更廣為人知──多莉(Dory),迪士尼卡通《海底總動員》的主角之一。(►►►《海底總動員 2》上映 以保育代替飼養

今年野生動物犯罪技術挑戰賽(Wildlife Crime Tech Challenge)的獲勝者,同時也是生物學家的安德魯‧萊恩(Andrew Rhyne)在我們討論到如何改善監測海洋水族貿易風潮的方法時,說道:「(繁殖藍倒吊的)突破,有望降低水族貿易帶來的過度捕撈,以及氰化物施用等問題。」

沒人知道每年有多少藍倒吊從印度洋與太平洋流入水族市場;也沒人知道每年有多少珊瑚礁因為常用於捕捉藍倒吊的破壞性魚法而遭到破壞,好比使用氰化物來毒魚;更沒有人知道《海底總動員2:尋找多莉》(Finding Dory)會引起怎樣的藍倒吊買賣熱潮。

不過數據確實提醒我們該正視這個問題。

時下所有的藍倒吊都來自於野外珊瑚礁,而根據某些研究人員與非政府組織所述,這些多源於非法採集。縱然在美國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雷斯法案》(Lacey Act),禁止在任何國家非法捕捉的藍倒吊輸入美國,但水族貿易流程的不透明與缺乏關注,使得法律有些有名無實。

野生藍倒吊的捕撈問題

2016年的4月,專精於海洋生物養殖的巴登,正於佛州拉斯金(Ruskin)熱帶水產養殖實驗室的潮濕溫室中,斜倚在超過2650公升的玻璃纖維魚缸邊,熱情地談論著悠游其中的居民們;他的目光始終離不開缸中兩隻藍倒吊成魚,注視著牠們的藍色光澤與游泳過的餘波,這可是從2012年開始便佔據了他大半生命的生物。

藍倒吊是熱門且高價值的水族物種,依據貿易數據顯示,美國曾輸入多達2300種的海水魚種,而其中藍倒吊更是排名前十大輸入物種,這部分要拜牠吸睛的體色與相對容易負擔的價格所賜;海洋水族生物多樣性與貿易組織(Marine Aquarium Biodiversity and Trade Flow)的資料庫紀錄,光是2009年美國就輸入超過13萬隻的藍倒吊,而一般而言美國市場代表了大約半數的全球水族交易量,因此每年估計有超過25萬隻的藍倒吊進入全球貿易市場。而這些數字還不包括那些尚未進入供應鏈之前就已經死亡的個體、無法被納入貿易資料。

【譯註:在野生動物貿易市場上,通常一隻呈現在消費者眼前的個體背後,反映著超過十倍因為捕撈、運輸、展示、倉儲、飼養的不當與壓力等等因素而死去的個體數量。】

有些科學家認為電影《海底總動員2:尋找多莉》會促使更多民眾飼養藍倒吊。

萊恩解釋:「以目前有疏漏的貿易數據而言,想得知藍倒吊在全球的確切野外採集數量根本不可能,不過顯然比起帳面上會高出許多。」

雖然藍倒吊因為高生殖力與適應氣地範圍寬廣,目前還沒有滅絕的危機,但在產地過漁(overfishing)的情形依然令人堪憂。相傳在藍倒吊最大的供應國──印尼,已經很難見到藍倒吊的身影;比起20年前在峇里島的珊瑚礁藍倒吊隨處可見,如今漁民需要航向更遠的海域才能捕捉牠們。在2015年有將近1/3的藍倒吊來自印尼西巴布亞(West Papua)一個在2014年才開放的魚場,然而礙於沒有任何基礎調查資料,我們無從得知捕撈漁業對當地的族群數量以及珊瑚礁健康的影響。

除了貿易之外,藍倒吊的族群與牠們所棲息的珊瑚礁也息息相關。因為棲地偏好,藍倒吊來自破壞性與非法漁法的比例異常高。(►►►養魚有助於拯救珊瑚礁?

其中最惡劣的莫過於使用氰化物來毒魚。當漁民朝著棲息著藍倒吊的珊瑚礁施放氰化物時,會同時傷害甚至殺死珊瑚蟲與附近的無脊椎生物。

儘管水族貿易相關人士討論氰化物問題已有十年之久,甚至在多數國家已被列為非法漁法,但在供應了美國每年海洋水族市場超過八成的菲律賓與印尼,使用氰化物毒魚的情況仍是屢見不鮮。

破解繁殖密碼

「潮起保育」是美國一間致力於珊瑚礁保育的非營利機構,負責人茱蒂‧聖里傑(Judy St. Leger)說:「我們從2010年開始從事藍倒吊的相關研究,因為其野外捕撈問題、商業上的高報酬率以及人工孵育如此小型稚魚的難度,潮起的關係人認為藍倒吊是幾個深具水產潛力的物種之一。」

繁殖如藍倒吊這種熱帶珊瑚礁魚比起其他淡水魚種更加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海水水族產業相對淡水更加仰賴野生族群的供應。

生物學家常戲稱挑戰水族相關珊瑚礁魚的繁殖與養育是在「破解密碼」,一旦成功就可以技術轉讓給有興趣從事商業繁殖的人。

這些藍倒吊是佛州大學熱帶水產養殖實驗室首批人工繁殖的27隻個體。PHOTOGRAPH BY TYLER JONES

在時下2300種的海洋水族物種裡面,大約有14%已經被「破解」人工繁殖與育成的難關,然而礙於野生捕撈的成本比起商業量產實在太低,因此在水族產業裡大約只有1%的物種擺脫對野生捕撈的需求。

另一個造成海水水族養殖低迷的原因也是因複雜的技術問題。找來一對親魚讓牠們成功產卵僅僅是挑戰的第一步。在野外,藍倒吊親魚在水中同時釋放精卵受精後,稚魚孵化出來會在水中展開危險的奇幻浮游超過一個月才開始定居在珊瑚礁周圍。

而在這一段浮游時期,如何解決從稚魚到幼魚因應不同發育階段劇烈變化的營養需求,就成了破解密碼的關鍵;而同時,要如何提供充足且多樣的浮游動物與甲殼類幼蟲,又是另一個難題。

未竟之地

今年的6月20,巴登顯得格外開心,在他的缸裡已經有上百隻藍倒吊稚魚發育,程度超過先前任何一筆人工養殖紀錄。

他約在25天前開始挑戰超過5萬顆魚卵,但隨著時間過去,這個數字一直往下掉。巴登說道:「現在我們終於正式踏入了未知領域。這簡直就像在駕駛雲霄飛車啊,我實在不太喜歡。」

7月4號早晨巴登查看了魚缸,發現有一群藍倒吊聚集在缸子底部,這表示牠們終於從浮游時期「降落」了,巴登跨過了從稚魚到幼魚穩定發育里程碑。而在一個禮拜多過後,這批幼魚身上開始出現藍色,現在即使是未經訓練的新手,都能輕易看出牠們就是「多莉寶寶」。這樣的成果也足以使人信服,這27隻幼魚將會繼續成長。更重要的是,巴登宣稱突破浮游時期的「密碼」已被破解:「實際上,不論是一隻或者是一萬隻藍倒吊,我們都能有相同的成果,顯然這個產業已經成熟。」

潮起與熱帶水產養殖實驗室的合作成果即將扭轉非法、未報告及未受規範漁業的水族漁業。正如同隨著利潤提升,另一個海洋水族明星物種──泗水玫瑰(Banggai Cardinalfish,學名:Pterapogon kauderni,中文專名:考氏鰭竺鯛),其大規模商業養殖幾乎在一夜之間興起;在未來隨著人工繁殖的普及,藍倒吊的貿易型態也即將轉型。

今日,人工養殖泗水玫瑰在美國市場的優勢有很大一部分仰賴沛可公司(Petco)與其供應商優質海洋(Quality Marine)共同抵制炒短線的努力,藉由價格優勢讓養殖泗水玫瑰贏過野生捕撈個體,改變市場生態。

如果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藍倒吊身上,這就有望減少甚至終結產地的過漁現象,並降低人們使用氰化物毒魚的動機。不僅能為水族市場帶來更加健康,更加容易照顧的藍倒吊;也使得野外族群得以休養生息,對珊瑚礁的傷害也將減緩。

 

撰文:Ret Talbot

編譯:曾柏諺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