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阿凡達》電影中各種模樣特殊、千奇百怪的生物印象深刻嗎?我們的真實生活中,透過科學家的電子顯微鏡,植物的花粉與孢子也有著萬花筒般的奇妙世界。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顯微鏡下,發現鄧伯花有可愛的螺旋形花粉;瓶爾小草的孢子像賓士車牌;蘇鐵的像貝殼;臺灣二葉松的花粉則有兩個囊泡,幫助它們飄散到更遠的地方。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都會產生孢子(spore)或花粉(pollen),兩者合稱孢粉。孢子植物如藻類、苔蘚與蕨類植物會產生各種孢子;種子植物如裸子與被子植物開花時形成各式花粉。花粉與孢子在生命的繁衍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態特徵具遺傳穩定性,不會受環境變化的影響,不僅在植物系統、分類與演化上提供重要訊息,並可對古植物學、植物地理、農學甚至是社會人文做出貢獻。
雖然花粉很迷你,只有10到100µm(µm= 10-6)的大小,但是很多植物都會散播大量花粉,飄散至各地而被保留下來。分析這些花粉,就可知道植物的種類、植被構造,並進而從其變化中,重建植物相和推論氣候變遷的情形。(說明:µm就是微米(Micrometre),1微米等於1米的百萬分之一(10-6))。
特生中心表示,早期研究孢子與花粉主要利用光學顯微鏡,20世紀中期開始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孢子與花粉。今年特生中心也開始使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多樣的植物孢子與花粉,獲得這些充滿立體感的奇妙圖像,可供科學家更清晰地觀察、研究並且拍照。這些資料經過整理分析,將來也會結合其他植物影像,放置於該中心生物網路資料庫提供民眾查閱。
資料來源: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divide]
[toggle style=”closed” title=”好書推薦《植物的異色世界》”]一位藝術家與兩位科學家結合彼此專長,透過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介紹植物生活中那些巧妙隱藏卻非常關鍵的部分,用一幅幅充滿美感與表現力的影像,邀請讀者更進一步接觸自然世界中尚未被看見的奇蹟。你知道我們可能在根本不明就裡的狀況下,就興味盎然地欣賞了植物最最私密的某些風流韻事嗎?[/tog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