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有日本女子到超商放生十多隻蟑螂的新聞。從生物觀點來看,大致可以得到幾個資訊:放生蟑螂、舉止怪異、不忍殺生。首先得了解何謂「放生」:意指基於各種因素而被限制行為自由的動物,使其回歸大自然。亞洲地區是放生最大宗之處,然而這些大多是佛教、道教等宗教放生,此習俗被認為可增進修養、增加福報,更可以消除「業障」。這則新聞可從幾個層次來討論:
- 放生的動物種類所造成的社會觀感
- 放生的行為與方式
- 放生造成的問題(環境、生態、人與動物的共存)
蛇類滋擾計畫:剛孵化的赤尾青竹絲幼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tejnegeri),為收容期間所生出的小蛇,攝於野放時。
若將報導中所放生的動物換成貓狗呢?是否新聞還會用「令人傻眼」、「十分怪異」等詞彙來形容?在台灣,有另外一種動物也是放生汙名化的常見物種──蛇。當民眾目擊蛇類出沒、或郊外踏青不慎被蛇咬到,就會看到新聞報導:放生蛇惹禍、金剛眼鏡王蛇出沒、大量聚集放生蛇類等內容,但實際狀況往往不如新聞所指,只是剛好天氣合宜,台灣本土的原生種出來活動。為何人對物種會有觀感的差異性存在?觀感的差異可能跟動物的可愛程度有關係,人們對可愛的動物比較缺乏抵抗力,那什麼樣的動物算得上可愛?據研究發現,頭大、眼睛大、身體比例較小,在視覺上都使人覺得可愛,同時又加上「斑比效應」(Bambi Effect),所以會讓人有這樣物種的差異性對待存在。此外,後天的個人經驗或影視作品的渲染也占了重要因素,劇中演員的驚嚇神情常常會影響觀眾對物種的印象。
另外,提到寵物一般人都會先想到貓跟狗,殊不知狗比蛇還要危險。如果在網上搜尋「狗 咬」、「蛇 咬」、「狗 攻擊」、「蛇 攻擊」等關鍵字,搜尋結果排行分別是989,000項、856,000項、475,000項、167,000項,所以無論是被攻擊或被咬,皆為狗的機率大於蛇的機率,危險性是狗大於蛇,但一般大眾仍愛狗勝於蛇。
社會觀感加上媒體導向,容易加深大眾對動物的誤解。綜合以上種種因素,不論是外在環境影響或是內在因素,都讓人們對於可愛動物有了偏好,並且產生認知行為差異存在。
一般放生多會選擇在荒郊野外或是海邊河流等較自然的環境,但放生選擇到自然地點就好嗎?也不盡然,是有先決條件的。就以宗教放生為例,放生的種類多不勝數,如蚯蚓、魚、鳥、蛇、青蛙、烏龜、螃蟹、蟋蟀,放生方式為一籠接著一籠地打開或倒出去,且都是先大量收集各類動物,高密度將動物囚禁在容器中,最後選擇在單一地點進行放生,像這樣的放生方式無異於「放死」,從前置作業到最後的野放結束,能存活下來的也是少數動物。
收容一開始就缺乏飼養環境與專人照料,只能將買來的動物大量集中在不適當的運輸容器內;無論收容、運送都使用同樣的容器,所以有些體弱的動物小命就不保。接著撐過這段時間到最後野放日時,看似重獲新生,卻會因選擇放生地點的不當,而成了另一場放死儀式,例如淡水魚海放、低海拔蛇丟到中高海拔山區。
宗教團體的放生本意是積陰德、消業障,但如此作為卻讓原本該有的陰德、該消的業障不增反減。如果無知的繼續支持,反而只會造成更多動物的傷亡。但宗教團體全都是不好的嗎?非然也。經過溝通協商,部分團體也與其他的野生動物單位合作,將本應野放的動物與宗教團體合作一同放生,這樣一來宗教團體可以延續他們的習俗繼續放生,而動物們也能得到應有的生存權與動物福利,在前線為動保與野保努力的各員也能很放心。
最後是放生所造成的問題。如果按照上一段最後的合作方式來處理,那就不會是問題,但若是依照目前大多數人的放生觀念來看,可就大有問題了。不當的放生除了會讓原本的動物傷亡,幸運存活下來的動物們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對當地生態造成影響,如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可是農民的一大噩夢。早期因食用引入,但後來被紛紛棄養後散佚至野外,繁殖力強又愛吃農作物的嫩芽,讓現在許多農作物不得不噴灑農藥來防治福壽螺。在台灣北部的溪流也有發現亞洲水龍(Physignathus cocincinus)的野外族群,亞洲水龍原產於越南、泰國、柬埔寨…東南亞等地,因寵物貿易而來到台灣,可能被刻意放生至北部溪流,造成族群在此繁衍生存,從其食性可看出與台灣原生種的斯文豪氏攀木蜥蜴、黃口攀木蜥蜴有重疊並且競爭,甚至成體的亞洲水龍亦會捕食攀木蜥蜴,由此可見對於當地生態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白腹游蛇(Sinonatrix percarinata suriki)與亞洲水龍(Physignathus cocincinus)相遇:在台灣本應為互不相見的物種,卻因人為因素而導致在野外見其共存。
放生,並不是毎一種動物都適合,但若要執行時,必須要在多重考量與評估之後再進行,如收容的照料與野放前的照料轉變、生物體力健康狀況、放生地點的氣候與環境…等,使其能夠以最大存活機會回歸自然。放生是種美德,但也須兼顧天時地利,才能讓動物順利地在大自然繁衍生存。
文、圖:蔡作明(澗仔壢環境教育中心環境教育專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