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到不行的夏天,熊蟬在樹林間狂噪,徑流窄窄淺淺地在林底叢下流竄,西北雨低徊矮空還不願落下,平日已超過70%的濕度,現在更幾乎飆破90%,到山裡探險的登山客看到午後氣象的轉變,用被濕泥浸潤的雙腳轉向歸程。
一隻體色深沉、體表黏黏的嬌小軟蟲,用尾端的吸盤將自己牢牢固定在林底闊葉叢的葉梢,拉長著不到5公分長的身體一路延展挺立空中,用力感覺空氣的脈動和光影的流動,一旦偵測到那雙被濕泥浸潤的腳掠過,軟蟲張口便咬,順勢再把尾端的吸盤也吸上,緊緊不放。獵物鮮紅的血從前端帶齒的吸盤汩汩流入軟蟲體內,待吸飽喝足後,軟蟲放開吸盤一聲不響地自獵物身上脫落。整個歷程因為過於微小,被吸了血的腳只有輕微癢痛的感覺,直到回家灌洗時,才驚覺血染紅了衣褲鞋襪,有時,還會發現帶了偷渡客回家。吸飽了血的軟蟲,身體漲地溫熱腫大,有人認出這是隻水蛭,又有人說那是螞蝗,還有人說是蛞蝓。(►►►海灘大觀園)
其實不論水蛭和螞蝗,都是大眾對於蛭類動物的稱呼,並沒有生物分類學上的差異。口語上通常以水蛭為水生種、螞蝗為陸生種作區別。仔細觀察螞蝗軟軟黏黏的身體,可以發現牠像排水軟管一樣一圈一圈的,有點像蚯蚓,可是圈與圈之間更密集結實。蛭類動物和蚯蚓是同門好朋友,皆屬環節動物門;至於蛞蝓和蛭類動物的關係,可就遠了,蛞蝓屬於軟體動物門,和蝸牛、鮑魚的血緣相較親近。環節動物身體上那一圈圈的構造稱之為體節,體節不僅在外觀上呈現一再重複地圈型環節。在體內,每個體節之間長有隔膜,體節內通常會有同步重複或與之相對應發生的臟器。雖然環節動物的個體同時擁有雌性生殖器和雄性生殖器,但仍需兩隻個體交配,交換精子才能生育,也就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環節動物通常有很強的創傷修補、體節再生的能力,可以把斷掉的部份身體再長回來,可是蛭類動物的再生力卻遠低於蚯蚓,只有小型傷口的修補力而已。(►►►跟「死侍」一樣殺不死的水母)
蛭類動物泛指環節動物門、環帶綱下的蛭亞綱,全世界有超過600種,全為肉食性,頭尾各有一個吸盤,可進行尺蠖式移動,堪稱快速。蛭亞綱包括有吻蛭目與無吻蛭目,有吻蛭目多為完全水生,以螺類、其他環節動物為食。台灣共有19種蛭類動物,絕大多數於1910~1930日治年間,由兩位日本生物學家丘淺次郎(Asajiro Oka)和高橋定衛(Sadae Takahashi)調查分類。
無吻蛭目下的山蛭科則是登山客最熟悉的,因為陸生的山蛭科以吸允脊椎動物的血液為食,人類也是山蛭的獵物之一,自然惡名昭彰於山野間。丘淺次郎於1910年在台灣採集到一種山蛭,起初以為是台灣三顎四環蛭(Tritetrabdella taiwana)的新品系,爾後又經過幾次更迭,最後於1979年才確定命名為琉球山蛭(Haemadipsa rjukjuana Oka, 1910)。
想要辨認琉球山蛭,牠腹部整片不規則邊緣的黑色斑塊,嵌接體側淡褐色,然後漸層至背部,讓深棕色的背部散有黑色斑塊,是最明顯的特徵。琉球山蛭體長約1.4~3公分,體寬約0.5公分,共有97個體節,頭部有5對眼睛,弧狀排列於第2到第8體節上;雖說是眼睛,但僅能感應到光影變動。除了台灣之外,琉球山蛭也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喜歡在中低海拔溫熱潮溼的森林底層生活,附著在低矮的葉子上,不像台灣三顎四環蛭那樣,把兩棲動物或爬蟲動物當作獵食目標,琉球山蛭僅以中大型哺乳類動物的新鮮血液為食。捕獵時,身體挺出空中,偵測獵物的脈動和獵物引起的氣流、光影、溫度變化。然後選擇獵物身上皮膚柔軟的地方(例如人的指間)大口咬下。吸飽血後的體型可脹到2倍寬,然後花上數月來慢慢消化。(►►►吸血蝙蝠(Vampire bat))
由於蛭類動物能分泌水蛭素,讓獵物的血液不會凝固,即使螞蝗已經從獵物身上脫落,傷口仍會因為水蛭素作用而血流不止。在山坡上採竹筍的阿嬤說:「你被螞蝗吸了多少血,就會繼續流多少血出來」。走在花蓮中坪林道上的登山嚮導說:「螞蝗專咬第二個經過牠面前的人」。也許下次登山健行時,除了穿著長袖衣物,束緊領口、袖口和鞋桶來防止螞蝗上身外,可以考慮和帶頭的朋友換一下位置。
撰文、攝影:范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