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終結硨磲雕刻藝品的交易、保護珊瑚礁,中國針對南海漁撈祭出新法。
作為世界上漁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南海的生態系統正瀕臨崩潰邊緣。此處堪稱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但廣達數千平方公尺的珊瑚礁若不是被人工島掩埋,就是被尋蚌的漁夫們挖起。
為了終結硨磲雕刻藝品的交易、保護珊瑚礁,中國針對南海漁撈祭出新法。
作為世界上漁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南海的生態系統正瀕臨崩潰邊緣。此處堪稱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但廣達數千平方公尺的珊瑚礁若不是被人工島掩埋,就是被尋蚌的漁夫們挖起。
其中硨磲(巨蚌)捕撈又是南海珊瑚礁被破壞的主因。在中國海南省的潭門,釣捕、雕刻和販售硨磲、相關工藝品和珠寶是一項利潤豐厚的生意。
為了保護這塊海域,海南省政府下令禁止一切硨磲和珊瑚礁的捕撈作業和貿易活動,而這也是近年成長快速的非法交易品項之一。
根據《海南省珊瑚礁和硨磲保護規定》,「嚴格禁止盜捕、非法運輸硨磲,無論活體、死體或其製品,網路平台交易及郵遞同樣禁止。」
硨磲貿易始於1990年代,當時潭門沿岸水域資源已被消耗殆盡,漁夫們急需開發新資源來謀生。漁業津貼幫助他們得以航行至較遠的南海,在那兒他們發現了深埋在珊瑚礁中的大型貝類。於是製作硨磲手工藝品的行業在潭門漸漸興起,這些貝殼被製成手工藝品,販賣給來海南度假的有錢遊客。
根據《中新網》報導,潭門約有一百五十間工坊和九百家商店。海南省硨磲協會會長曹業科表示,光是去年的營利就高達四億三千萬美元。
硨磲可以長至將近1.2公尺長,在海洋生態圈中扮演過濾汙染物質的角色。而將牠們挖出的作業殺死了許多珊瑚,少了這些能提供海洋生物棲身處的珊瑚,無疑對南海濫捕造成的生態危機雪上加霜。(延伸閱讀▶南沙太平島 珊瑚礁生態陷危機)
對硨磲貝貿易有所了解的人都認為這個新規定並不會帶來太多影響。「儘管這個規定涵蓋面周全,我對這個法律的實行效力還是抱持懷疑態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員張宏州在一封電郵中寫道。他表示,將硨磲販售列為非法已經不是第一次,但執法時仍有灰色地帶。「只要硨磲貝還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單方面針對供應方進行法律制裁的效果就非常有限。」
然而,任職於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格雷格·波林(Greg Poling)指出,市場在去年出現了轉變。「根據許多消息來源,習近平的打貪行動降低了貴重的硨磲珠寶和雕飾需求量,也讓這種毀滅性採集活動出現緩勢。」
不過張宏州說,他在十二月拜訪潭門時,當地的硨磲市場仍然生氣勃勃。「硨磲工坊的工人們都忙著製造新品。你仍然可以在大街後看到一堆又一堆的生硨磲。」
撰文:Rachael Bale
編譯:林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