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愈來愈多國家向古生物學敞開邊界,新一代的恐龍獵人幾乎每週都可以發現一個新物種。
伊利諾州出生的史蒂芬.布魯瑟(Stephen Brusatte)是當代古生物學領域的明星科學家,曾經接受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他,已發現了十種新恐龍。他曾帶領開創性的科學研究,重寫了這種壯觀生物的歷史。而多虧了好萊塢和數不清的兒童故事,恐龍盤踞人類想像力的程度,正達到前所未見的高峰。
在他的新書《恐龍興亡史》中,布魯瑟描述了恐龍崛起統治世界、又走上滅絕的史詩故事。他帶領我們踏上精采旅程,回到中生代時期,再周遊全世界,前往他曾尋獵化石的遙遠國度,從阿根廷到中國、再到美國西南部。
當我們用電話聯絡上了人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擔任研究員的布魯瑟,他解釋了新科技如何革命性地改變了我們對霸王龍的了解、為什麼中國會是化石恐龍的熱點、以及目前有多少女性古生物學家。
就讓我們單刀直入地看看最能擄獲大家想像力的那種恐龍吧。請跟我們聊聊你的霸王龍「未授權傳記」,也解釋一下為何新科技能讓我們更了解「恐龍之王」。
霸王龍當然是最有名的恐龍了,牠根本就是經典偶像。我認為你把暴龍的圖片給地球上任何人看,他們都會認出那就是暴龍。暴龍的身體、大大的頭、小小的前肢、長長的尾巴、粗壯的後腿就是不一樣,大家都認得牠。牠的體型大如巴士,長約13公尺,重達6、7公噸,可以把獵物連骨頭一起咬碎,牠的咬合力就是這麼強。
對我來說,這就是恐龍成功的縮影。我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看著霸王龍,還覺得恐龍是失敗的,或是演化上的死胡同。而且現在有這麼多人在研究霸王龍,我們對霸王龍的認識可能還勝過對許多現生動物的了解。對許多科學家來說(包括我在內),牠就是中生代的繆思啊[笑]!
新科技真的非常有用。最好的例子可能就是電腦斷層掃描,我們可以用電腦斷層看恐龍頭骨內的構造。這項技術揭開了隱藏在霸王龍頭骨裡面的腦部、感覺器官、鼻竇、血管和神經的狀況。我們可以藉此製作數位模型,結果顯示,霸王龍的腦還挺大的!牠的腦跟身體的尺寸比例,差不多相當於黑猩猩的範圍,所以霸王龍是聰明的動物,比人類以為的聰明多了。
霸王龍的腦部還有很巨大的嗅球,所以牠也是嗅探專家,會用鼻子找到獵物。我們也從牠的內耳,也就是耳蝸,得知牠的聽力相當不錯,能聽到包括低頻音在內的許多聲音。牠有朝前方的大眼睛,腦中也有很大的視覺處理區域。這跟我們從小被灌輸的霸王龍形象非常不一樣。這種動物不只四肢發達,頭腦也很不簡單。
VIDEO
↑↑↑↑↑別提石中劍了,你看過石中龍嗎? 這具在加拿大亞伯達發現的結節龍(Nodosaur),宛如沉睡在石頭中一樣。
你的新書從在中國發現了一種新恐龍開始。請跟我們分享那個時刻,解釋一下為何你會說這是「新發現的全盛時期」。
現在正是恐龍研究史上最棒的時候。現在發現的恐龍比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多:大約是每年50個新種,真的很了不起。這差不多相當於每個星期都發現一個新種。不是找到一根新骨頭或新骨架,而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過去這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有許多地方開始對外開放,像中國、蒙古,還有阿根廷。這些國家都是幅員廣闊,有很多沙漠和高山,多得是擠滿恐龍骨頭的岩石。對西方科學家來說,幾十年前這樣的地方有很多都是非常難進入、非常難去做研究的。問題更大的是,這些國家自己培養不出多少古生物學家,而現在中國、阿根廷和其他地方,已經有很大一群年輕人在研究恐龍,他們也有了許多新發現。
中國是熱點,新發現的新種恐龍大概有一半都是在中國找到的。其中一個物種是嘉年華龍。你看看這個小傢伙,簡直口口聲聲都在說「鳥」。牠有修長、輕盈的骨架,全身覆滿羽毛,連翅膀上都有。但牠不是鳥,牠是一種盜龍(raptor dinosaur)。有些恐龍讓我們理解到,最初演化出羽毛和翅膀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飛行,嘉年華龍就是這樣。恐龍演化出羽毛可能是為了保暖,而翅膀的演化目的,則可能是用於展示,像廣告招牌那樣。只是到了後來,這種構造又演化出像機翼的功能。
大部分人都不會把蘇格蘭跟恐龍聯想在一起,但你最近在那裡有了振奮人心的發現,對不對?請幫我們介紹這個地方,解釋一下這些巨大的足跡到底透露了侏儸紀中期的什麼祕密。
講到恐龍,通常你想到的會是蒙古或美國西部的惡地之類的地方,所以當我在約五年前搬到蘇格蘭來的時候,我也知道自己要去的是個只怕很難找到恐龍的地方。但我確實知道,有些人正開始在蘇格蘭某個地方找到一些頗撩人的線索:小塊的恐龍骨頭啦、牙齒啦,還有腳印。
那就是斯開島(Isle of Skye),一個壯麗、迷人的島嶼,位於蘇格蘭西部海岸,風景有著濃濃的托爾金風格。現在的斯開島寒冷又多雨,但在1億7000萬年前,那裡是非常不一樣的。不但溫暖多了,也更接近赤道,比較像今天的佛羅里達州或西班牙,而且到處都是恐龍!牠們的骨頭就保存在島上的河流、三角洲和潟湖裡。
幾年以前我們在一個古代潟湖裡發現了一處很大的恐龍足跡遺址,有幾百個蜥腳類恐龍的足跡,就是那種巨大的長脖子恐龍。這已經足以說服國家地理學會贊助我們前往探勘。當我們重返斯開島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很有意思的新足跡遺址。我們最新公布的那個地點,有寬達70公分的蜥腳類恐龍足跡。這根本是汽車輪胎的大小了啊![笑]
那裡也有一些肉食性恐龍涉過淺水後留下的足跡。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恐龍在走動時留下的左-右、左-右的之字形模式。不過感覺起來牠們應該也不是在做什麼有趣的事情,[笑]不過就是在這個古代潟湖閒晃而已。我們從這些足跡看到的,就是一群恐龍在1億7000萬年前的一天。
VIDEO
↑↑↑↑↑到底是鴨子還是恐龍? 這具在蒙古出土的化石,是迅猛龍的親戚,但怎麼看起來……
恐龍是因小行星撞擊而滅絕,這個理論現在已經廣為大眾所接受,但本來並不是這樣的。請帶我們走進華特.阿瓦雷茲(Walter Alvarez)進行的優秀偵探工作,看他如何證明這個災難性事件。
華特.阿瓦雷茲是我的偶像之一。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構思出了小行星造成所有恐龍滅絕的概念。早在1800年代早期,從科學家研究第一隻恐龍開始,最大的問題就一直都是「為什麼這種動物現在一隻都不剩?牠們到底怎麼了?」大眾想出各式各樣的理論,從頗為合理的氣候變遷導致恐龍慢慢消失,到誇張離譜如哺乳類吃掉了恐龍蛋,或某種超級病毒讓恐龍死光光都有。華特是第一個建構出健全理論的人,他想到可能是小行星害死了所有的恐龍。
他在義大利攻讀古地磁學(paleomagnetism)的時候有了這個想法。當時他在尋找磁性礦物,想藉此辨識出陸地在時間長河中是如何移動的。這些岩石就這麼巧地沉積在白堊紀末期(也就是恐龍最後出現的時候)以及古第三紀(Paleogene),而古第三紀正是哺乳類開始茁壯的時候。就在白堊紀與古第三紀的岩層之間,有這麼薄薄一層、約1公分厚的黏土:這就是生與死之間的那條線。這就像飛行紀錄器突然靜止。華特意識到,這就是滅絕發生的時刻。
在80年代末期,剛好有一位石油公司的地質學家在墨西哥的猶卡坦半島發現了一個隕石坑,此事就這麼蓋棺論定了,竟然會有這樣一個寬超過160公里的隕石坑,年代剛好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末期,而這正是恐龍死光光的時候;那層薄薄的黏土也沉積在全球各地。
這個隕石坑會是由直徑約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或彗星造成,以比噴射客機還快的速度,挾著超過10億顆廣島原子彈的威力擊中地球。這顆小行星立刻造成一片混亂:海嘯、野火、地震和火山爆發。可能僅在幾小時、幾天或幾週之內,大部分的恐龍就都死掉了。
你在書裡提到的女性不多,其中一位是古生物學家鄒晶梅(Jingmai O’connor),請跟我們聊聊這位勇敢無畏的年輕女性。還有,為什麼找恐龍到現在還是男生俱樂部,我們又可以做什麼來改變這個狀況?
她其實並不是少數的幾位女性。以前,尋找恐龍的確是老男人專屬,尤其是在1800年代古生物學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但過去幾十年來,這個狀況開始出現了變化。比方說,我在愛丁堡的實驗室就是陰盛陽衰。我的八個博士生裡有七個是女生。
鄒晶梅就是這個新世代的典型,無論是她的多元面貌或職業道路上都是。她在加州長大,是愛爾蘭裔美國人和中國人的混血兒。她在加州拿到博士學位之後就搬到了中國。她現在住在北京,說的是中文。我會說在中國發現的最古老鳥類研究領域中,她是世界級專家。
一般人會覺得科學家就是長著大鬍子、穿著實驗衣的白人男性,晶梅很年輕、又是女生,身上到處都是刺青、穿了很多洞,有空的時候她就當當DJ,真的是個會讓人有各種聯想的人。你見到她的時候,可能根本想不到她竟然會是鳥類起源的世界級專家![笑]
VIDEO ↑↑↑↑↑恐龍分成哪兩大類? 什麼樣的恐龍後代如今和我們一同生活?快看影片長知識!
就讓我們以最簡單、但恐怕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來結束這次採訪吧。請問:恐龍哪一點最讓你讚歎?牠們的壯烈故事又如何能引導人類走進未來?
恐龍超讚;沒有更好的說法了。想到像霸王龍和雷龍那樣的動物曾經生活在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行星上,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恐龍比飛龍、獨角獸或人類神話傳說裡想像出來的任何一種生物都更棒,而恐龍還是真的呢!
但恐龍並不只是很久以前曾經存在過的生物而已。牠們還提供了線索,讓我們能探索演化如何作用、地球又如何變化。我們發現的每一個新恐龍化石,無論是斯開島上的恐龍足跡,或是中國的化石鳥,都是一條線索,能協助我們完成恐龍的演化過程。
這就是我想說的故事:恐龍從哪裡來、牠們如何成為地球之王。有些恐龍長得非常非常大的時候,另外一些卻長出了羽毛和翅膀。在講述這個演化故事的同時,我們也能學到一些教訓,因為恐龍生存了非常久的時間。我最討厭聽到人家用「恐龍」來罵人了!霸王龍、雷龍和劍龍主宰地球超過1億5000年耶!智人出現也不過幾十萬年吧。所以,對我來說,恐龍就是演化史上最偉大的成功故事。
我們可以從恐龍身上學到一個教訓,因為現在是我們戴著恐龍曾經戴過的王冠。我們是地球上的主宰,如果恐龍在這麼悠久的成功故事之後還是消失了,誰又能說人類不會?這就是我希望大家看這本書的時候能夠去思考的問題。
此篇訪談經過編輯
撰文:Simon Worrall
編譯:鍾慧元
延伸閱讀>>巨型恐龍也會孵蛋!牠們如何不把蛋壓破? / 遠古琥珀中發現飽食恐龍血液的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