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Dec. 05 2016

關注穿山甲的 生存危機

  • 關注穿山甲的 生存危機

    關注穿山甲的 生存危機

1

《國家地理》雜誌2016年12月號

去年10月,廣東省的海關人員查獲一批走私貨物,414個箱子裡裝了2764具冷凍的穿山甲屍體;今年5月,香港海關在嘉道理碼頭逮捕一名利用快艇走私的男子,共破獲345公斤的冷藏穿山甲與16公斤的穿山甲鱗片;8月,印尼警方在一名男子家中的冰箱查獲650多隻穿山甲。這些駭人的新聞只是冰山一角,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估計,近十年來,全球穿山甲的交易數量超過100萬隻,而最大的市場需求來自中國與越南。為了探究穿山甲的野外活動、盜獵與非法交易的情形,我們的攝影師肖詩白在今年夏天深入中越邊境的山區,期望能獲得第一手畫面。攝影團隊先在山林裡尋找穿山甲愛吃的白蟻窩,在附近架設紅外線感測相機,等待穿山甲出沒。在拍攝時,相機必須用迷彩布蓋上做為偽裝,並用白蟻窩旁的黃土塗抹在布上,掩蓋迷彩顏料的化學氣味。拍攝過程中千萬不能發出聲音,否則穿山甲受到驚嚇就會立刻縮成一團。

採訪團隊也走訪廣東、廣西與海南島,跟隨著森林公安在邊境巡防,在廣西截獲了來自越南的走私販,也見識了海南島中部的森林公安清剿盜獵者。儘管今年初中國頒布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走私、運輸、販賣、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都是違法的,包括中華穿山甲,但從海南島的餐廳販售穿山甲料理可知,仍有消費者上門吃野味。有買賣就有殺害,保育野生動物除了立法與執法,民眾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

華人的傳統進補習慣,使今日中國境內的中華穿山甲族群已經寥寥可數,臺灣以及越南的穿山甲已成為下一批待宰羔羊。即使今年10月華盛頓公約(CITES)把穿山甲列入附錄一的禁止貿易物種,但商業利益龐大,黑市依舊存在。屏東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山區進行研究時,不時耳聞有中國貿易商向農民蒐購穿山甲鱗片,甚至有商家僱用獵人捕捉。

臺灣穿山甲曾經遍布全臺低海拔山區,在早年尚未立法保育野生動物的年代,也遭大量濫捕,據估計,1950-1970年間,每年大約有6萬隻穿山甲遭捕捉販賣,如今只剩臺東海岸山脈地區有零星的族群分布,且仍常有遭獸鋏夾傷的穿山甲被送至救傷中心。穿山甲不易人工飼養,至今也未有成功繁殖復育的案例,一旦離開野生環境,注定走上末路。穿山甲生性膽小,沒有發聲構造,現在該是我們替穿山甲發聲的時候了!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總編輯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