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像蒙頭斗篷般毛髮的生物在1930年代第一次被發現,此後就消聲匿跡至今。
;影片觀賞:神祕的亞馬遜動物消失80年後首度現身
有著像蒙頭斗篷般毛髮的生物在1930年代第一次被發現,此後就消聲匿跡至今。
;影片觀賞:神祕的亞馬遜動物消失80年後首度現身
如果有任何人能找到擁有金黃色腿毛但神祕難尋的猴子,那顯然非羅拉.馬什(Laura Marsh)莫屬。她是全球保育研究院(Global Conservation Institute)的領導者,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僧面猴專家,僧面猴是一種生存在亞馬遜流域各地和南美洲部分地區的新世界物種。
2014年,馬什確認了五個僧面猴新種,一般也稱之為「飛行猴」,牠們在這些區域生活,行蹤捉摸不定。今年夏初,她特別去尋找其中一種神祕的猴子:以巴西動物學家保羅.凡索理尼(Paulo Vanzolini)來命名的凡索理尼白面僧面猴(Pithecia vanzolinii)。至今已有80年沒見過這種猴子了。
為了要找到這種消失的猴子,馬什和一隊科學家、攝影師、環保人士以及當地嚮導進行了一趟為期四個月的探險,深入鮮少有人探勘的西亞馬遜地區。他們搭乘小型雙層船屋,航行在巴西和祕魯邊境附近的埃魯河(Eiru River)上。
這個探險隊想要探索和記錄生物多樣化的地景,但有一項任務最為重要──找到凡索理尼僧面猴。當馬什在多年盼望後終於首度看到這隻猴子時,她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淚。
「這太美妙了,」她在和《國家地理》雜誌的電話訪談中說:「我興奮地發抖,以至於幾乎沒有辦法替牠拍照。」
馬什花了很多年研究僧面猴所屬的狐尾猿(Pithecia)屬分類結構,但至今都一直缺乏這種猴子的影像證據,她認為這個物種有獨特且有別於其他物種的外貌。1936年,厄瓜多的博物學者阿方索.歐亞拉(Alfonso Ollala)在亞馬遜地區探索時,留下了最早發現凡索理尼僧面猴的紀錄。1956年的另一次探險又看到了這種猴子,當時也收集了這個物種的屍體作為樣本。
這個區域鮮少有人研究,在亞馬遜流域深處調查物種生態不僅困難而且昂貴。
這個自稱為「亞馬遜船屋隊」的探險隊與當地人密切合作,以便在這個區域航行並尋找這些猴子。新聞記者克莉絲汀娜.賽比(Christina Selby)和這支探險隊一起探索這片河域,並且將旅途見聞寫成報導,發表在環境刊物《 bioGraphic》和 《Mongabay》。她寫道,第四天,當船安靜地在河上漂流時,他們看見了這隻容易辨識的猴子在樹叢中穿梭。
凡索理尼僧面猴並沒有像其他猴子一樣能抓握的尾巴,讓牠們能在樹林間恣意擺盪。馬什描述僧面猴的行動比較像貓,在細樹枝間以四肢奔跑。在他們被獵捕的村落附近,牠們會小心地躲在像拖把般的毛髮後方窺視來訪者,然而在偏遠地區,牠們會好奇地靠近順流而下的人們。當牠們受到威脅時,雄猴會奔跑遠離母猴與幼猴,希望可能的掠食者去追牠,好讓其他猴子能夠逃跑。
研究團隊發現凡索理尼僧面猴曾經遍及整個流域。最後馬什會協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判斷如何標示這種猴子的生存狀況。聯盟會追蹤這個物種的族群數量,讓人們認識這個面臨威脅的物種。
馬什說她可能會建議將凡索理尼僧面猴列為受威脅物種,但這取決於這個地區持續獵捕這種猴子的速度有多快。她補充說,「亞馬遜船屋隊」很開心能發現這種猴子,但在做了所有的準備和預期之後,她們還是很驚訝這麼快就找到牠。
「一開始我們的目標是尋找這個消失的物種,」她說,但是在探險的過程中這成了相對較不重要的事情。
「我不曾看過人們總是帶著槍,」馬什說:「在任何地方釣魚和狩獵時都是如此。大型鳥類很少見,森林鳥類也都消失了……亞馬遜流域各處都不一樣,有著特殊的動物和新物種。」
馬什對這個區域的理解和一個不爭的事實一樣──亞馬遜流域的開發正迅速成長。為了緩解都市的壓力所進行的開發計畫和人口重組的努力導致了大規模的發展。巴西最近一份完成於201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有十座城市的幅員在過去十年內成長了一倍。即使當局擬定了抑制伐木的措施,但在實際執法上卻有困難。亞馬遜雨林包含了世界上已知生物多樣性的10%,因此是環保人士列為優先保護的區域之一。
上個月底,發現僧面猴的報告刊登在《Oryx》期刊。馬什說,凡索理尼僧面猴和其他僧面猴最顯著的不同之處是牠獨特的外表,然而需要更多研究才能了解這個生物的遺傳差異。
撰文:Sarah Gibbens
編譯:卓浩右
延伸閱讀:亞馬遜失蹤遊客:是猴子救了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