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在哪嗎?現在有個新發現的蝸牛以它為名了。這個只有0.2公分的迷你蝸牛,是國立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黃重期博士研究團隊,在南台灣的墾丁國家公園社頂一帶進行陸生貝類生態調查時所發現,經過比對文獻、標本後,確認是蝸牛新種,命名為「墾丁高口蝸」(Hypselostoma kentingensis),2014年已在學術期刊發表。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於1984年,是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三面臨海。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影響,造就了高位珊瑚礁、海蝕地形、崩崖地形等奇特地理景觀;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這裡過去曾經採集記錄到超過30種以上的陸生貝類,現在又新增一種,且是台灣特有種。
這是「高口蝸屬」第一次在台灣發現的紀錄。因為這類蝸牛殼口會往上揚,所以叫「高口蝸」。這類蝸牛體型迷你,而且還很會偽裝,總是在殼上面裹上一些泥沙,加上軟體有部份是深色的,就更不容易發現了。
墾丁高口蝸很耐乾旱和高溫,跟一般我們常見在地上或是樹上爬行活動的蝸牛不一樣。常見的地棲性蝸牛通常需要高腐植質和潮溼的環境,例如枯倒木、落葉層或是岩石下方、朽木裡面。但是到了社頂一帶,研究人員發現隆起珊瑚礁因為風化作用,表面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坑洞和縫隙,成了這些迷你貝類及其他小生物的天堂,有許多可以躲藏和棲息的空間。因為生物種類和數量很多,彼此之間有多樣的交互作用,可以形成完整的食物鏈,造就了隆起珊瑚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此新種和菲律賓呂宋島及琉球宮古島的高口蝸牛很類似,學者推測應該有比較密切的親緣關係。黃重期表示,這幾年來,即使是墾丁這樣的台灣低海拔地區,仍然可以發現從來沒有被描述過的蝸牛,顯然我們對於這塊土地上物種多樣性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雖然台灣的陸生貝類都不在保育類名錄中,但是因為陸貝的遷移能力比較差,很多種類的分布範圍都很狹窄,一旦棲地破壞了,可能就無聲無息的永遠消失在地球上了。
資料來源:墾丁國家公園
整理撰文:潘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