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媽媽的體型比貓熊寶寶大900倍,而長頸鹿寶寶則是媽媽體型的十分之一。
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National Zoo)的大貓熊美香(Mei Xiang)在8月23日產下了一隻超級迷你的小寶寶,看起來就像一隻微小、無毛的幼獸剛從牠的身體裡滾出來 。幾個小時後,第二隻寶寶出來了 。
體重分別為86公克138公克 的兩隻小貓熊在牠們重達108公斤的媽媽 面前顯得非常嬌小──貓熊媽媽的體重是體重較輕的小貓熊的一千多倍。
這兩隻超級迷你的寶寶可能看起來不太尋常──貓熊媽媽的體重通常比新生的小貓熊重900倍,而人類的母親只比嬰兒重大約20倍。事實上,哺乳類動物的嬰兒體型大不相同。
哺乳動物寶寶的大小
EMILY M. ENG AND KELSEY NOWAKOWSKI, NG STAFF SOURCES: SAN DIEGO ZOO; ANIMAL DIVERSITY WEB,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OAA
為什麼會這麼小?
動物的幼獸大小取決於幼獸出生時需要有多獨立。需要很多照顧的幼獸稱為晚熟動物,而出生時較為發育的動物稱為早熟動物。貓熊與人類都無疑地落在晚熟的範圍裡。
貓熊的幼獸一切都依賴媽媽:取暖、食物,甚至連排尿和排便都要媽媽幫忙。聖地牙哥動物園(San Diego Zoo)應用動物生態學的副主任梅根•歐文(Megan Owen)表示,貓熊寶寶的發展大部分在子宮外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母乳比胎盤更能傳遞養分給貓熊寶寶。不過由於牠們的體型和媽媽相差甚遠,這讓貓熊媽媽在照顧寶寶時有把牠們壓扁的風險。
相較之下,早熟的幼獸,例如長頸鹿的幼獸出生後不久就能笨拙地行走。歐文表示,這些較獨立的幼獸和牠們的媽媽比起來,體型相對大。舉例來說,長頸鹿出生時就已經是媽媽體型的十分之一了。
宛若新生
體型最小的幼獸是像紅袋鼠等有袋動物,紅袋鼠寶寶出生時的體型比媽媽小100,000倍。有袋動物沒有胎盤,而牠們的幼獸非常晚熟,出生時幾乎是胎兒。
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位進化形態學教授艾力斯塔爾•伊凡斯 (Alistair Evans)說,「牠們出生時可能和彩色軟糖一樣大──我們說的出生是牠們離開子宮的那一刻,和人類的嬰兒一樣,因為牠們太小了,根本不可能靠自己活下來,所以牠們需要非常、非常久的時間依附在媽媽的乳頭上喝母乳。」
紅袋鼠寶寶離開子宮後會爬進育兒袋裡,牠們會待在裡面,依附在乳頭上,完成大部分的早期發育。
「牠們能夠生產一個小胚胎,並且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時間裡,將牠置於一種類似暫停生命的狀態,等待好的環境、等待一場大雨或茂盛的青草,」伊凡斯說,「我們沒辦法輕易地辦到。」
天生狂野
伊凡斯表示,一個物種會生出小而無助的幼獸或大而較成熟的幼獸,部分取決於該物種適應的環境。
在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動物發育的心理學教授芭芭拉•芬雷 (Barbara Finlay)表示,例如肉食性動物在食物鏈頂端,牠們在照顧沒有防衛能力的幼獸時不會面臨太多捕食威脅。何況許多肉食性動物有巢穴能夠養育幼獸。整體來說,被捕食動物必須在早期就能逃離捕食者。
所有的規則都有例外:老鼠不是頂端的捕食者,但牠們的幼獸也沒有防禦能力,而芬雷說,天竺鼠的幼獸事實上很早熟。
伊凡斯表示,這關係到幼獸的生存機率,並且用一個適當的繁殖隱喻說,「你不會想把你的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撰文: Rachel A. Becker , National Geographic (關注 作者 的 Twitter )
插圖: Emily Eng ,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