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隻瓶鼻海豚有機會移居至史上第一座海豚庇護所。
撰文:Virginia Morell
編譯:胡宗香
八隻瓶鼻海豚有機會移居至史上第一座海豚庇護所。
撰文:Virginia Morell
編譯:胡宗香
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國家水族館宣布,正在考慮讓館內的八隻瓶鼻海豚除役,並將牠們移居至位於海濱的一處庇護所。此舉讓國家水族館在是否應該圈養鯨豚的論辯中一躍成為焦點。
宣布這個計畫的同時,水族館正處於轉型階段,要將整個組織的使命從吸引觀光客轉變為成為一個重要的保育機構。
雖然八隻海豚的最終命運尚未定案,但國家水族館館長約翰‧洛克奈利(John Racanelli)在新聞稿中聲明,「我們正在研究並評估所有可能的方案,以盡可能為牠們未來的生活提供最好的環境。」
水族館已經聘請來自芝加哥的建築公司 Studio Gang Architects研究初步設計,並且與幾位鯨豚生物學者討論了整體計畫。
這個消息雖然還不是定案,但已經廣受讚揚。「我為他們願意考慮『所有』方案喝采,包括讓這些動物除役並回到海中的圍欄生活,」動物福利組織Animal Welfare Institute的鯨豚生物學者娜歐蜜‧羅斯(Naomi Rose)在回覆國家地理的電子郵件中寫道。
這樣的庇護所一旦建立,將是全球首見。
長期壓力
「應該肯定他們,」艾默里大學神經科學家及海豚認知專家羅莉‧瑪利諾(Lori Marino)說,她曾為文主張把鯨豚類動物圈養在公立水族館中是不對的。國家水族館「顯然是針對有關海豚認知複雜度和牠們在圈養環境中生存情況的科學證據,以及公眾的意見,做出回應。」她說。
被圈養的海豚與其他海洋哺乳類動物會長期承受壓力,並且展現出異常行為,比如怪異的重複性動作、自殘、以及攻擊性的行為,瑪利諾解釋。
諷刺的是,有一些確立了海豚高等心智能力的研究,就是以國家水族館的海豚為研究對象。紐約市杭特學院的動物認知研究學者黛安娜‧里斯(Diana Reiss)就曾經以那裡的年幼海豚為研究對象,以了解牠們在什麼年紀會發展出自我意識。
生而不自由
里斯與其他鯨豚專家將於本月稍晚參加由國家水族館出資舉辦的「海豚高峰會」,以評估預定中的方案是否可行,一座海濱庇護所又需要那些要素。
「這些海豚中有七隻是在圈養環境中出生的,」里斯說,「而第八隻,納妮,是很小的時候從野外捕來的。」牠們一輩子都生活在無菌的水泥池子裡,接受人類的照顧和餵食的死魚,對於如何在野外生活一無所知。
「對牠們的照顧必須繼續,」里斯說。「不可能只是簡單地把牠們放歸野外。但牠們可以有權選擇要與哪些其他海豚一起生活,也應該被賦予一個較為豐富的生活環境。」
這個計畫大致上有其道理,研究野生海豚已有30年時間的麻州大學鯨豚生物學家理查‧康諾( Richard Connor)說。
「如果他們只是打算將海豚放歸野外,那麼我對這個計畫的評價會非常負面,」他說。「那就好像把在鄉下長大的小孩帶去大城市,然後丟下不管一樣。他們應該照顧牠們一輩子,並且幫助牠們持續運動。」
康諾進一步指出,他希望也能准許針對這些海豚進行某種認知研究,畢竟相對於黑猩猩和大象等其他物種,我們對海豚的思考方式所知仍太少。
國家水族館在1980年首度開放海豚展覽,但圈養設施設計不良,導致很快就有兩隻海豚死亡。另外三隻則產生胃潰瘍,被送到佛羅里達的一間水族館休養。
現在的海豚展覽區於1990年開放,明亮而通風良好。但問題並未就此消失:2011年在那裡誕生的兩隻海豚寶寶都死了,死因分別是內出血與肺炎。
開闢新趨勢
水族館長洛克奈利要為海豚提供比較符合自然的生活的想法,與他2012年終止水族館海豚表演的決定相當一致。他坦承海豚的特技表演沒有什麼教育價值可言,改為讓訪客到海豚居住的水池造訪牠們,並由館內的生物學者針對海豚認知、行為與保育進行解說。
在與《紐約客》雜誌的訪談中,洛克奈利評論道,「現在有黑猩猩庇護所、紅毛猩猩庇護所、大猩猩庇護所、大象庇護所、大貓庇護所、鳥類庇護所……卻還沒有一處海豚庇護所。這是什麼道理?」
國家水族館若真能率先成立第一處海豚庇護所,可能會開啟一個新的趨勢。
瑪利諾說,有一部分是因為紀錄片「黑鯨」(Blackfish)(描述佛羅里達州海洋世界的一隻虎鯨殺死訓練員的故事),大眾現在對於看到圈養的鯨豚類比較沒有那麼熱中了。
「需要的只是有一間這樣的機構率先改變,其他機構就會跟進,」瑪利諾預測,「我有預感,這件事會持續發展、形成一股風潮。」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