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Oct. 01 2014

飛越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

  • 飛越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

    飛越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

1

櫻花鉤吻鮭是台灣的國寶魚,生活在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照片:雪霸國家公園提供。

撰文:潘佳修

你注意過新台幣2000元鈔票上面的兩條魚嗎?那是台灣特有種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有國寶魚之稱,又稱台灣鮭、梨山鮭。櫻花鉤吻鮭是台灣保育史上具有悠久資歷的生物,1984 年政府將其定為瀕臨絕種的物種,並展開保育與研究工作。經過雪霸國家公園20餘年的研究和環境監測等各種努力,櫻花鉤吻鮭族群數量終於從最低只剩下200餘尾增加為4000至5000尾,不僅數量穩定且能自我繁殖,並成功擴展至其他溪流繁殖,分布範圍不再局限於七家灣溪流域。

來自冰河時期的生物

櫻花鉤吻鮭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生物。在台灣,這種魚被人類利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在3500年前的七家灣史前人類文化遺址,考古學家從出土的文物中發現,居住在此的人類可能曾利用漁具來捕捉櫻花鉤吻鮭。此外,在櫻花鉤吻鮭於20世紀被學者正式命名前,大甲溪上游的泰雅族原住民就會捕捉這種魚做為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泰雅族稱之為bunban(本邦)。

拆大壩為櫻花鉤吻鮭

1940年代,櫻花鉤吻鮭曾經遍布大甲溪上游的主流與支流,但由於大甲溪上游集水區的農業開發、汙染、攔砂壩阻隔等人類活動破壞了牠們的生存環境,後來僅剩下台中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還有櫻花鉤吻鮭蹤跡。雪霸國家公園於1992年成立後,就致力於園區內的櫻花鉤吻鮭保育工作。雪霸國家公園為了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在 1999 至 2001 年間進行攔沙壩拆除作業,拆掉了4 座高度4公尺以上的攔沙壩(原本在七家灣溪流域內有11座攔沙壩),希望改善河床棲地,重塑櫻花鉤吻鮭生活的環境。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說:「拆壩後,要等河床降低、大石裸露、回復生態到適合櫻花鉤吻鮭棲息的多樣性環境,還需3到5年的時間,中間最好經過大水的洗禮,效果更佳。」

飛越七家灣溪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雪霸處)指出,在武陵地區的長期生態研究中,觀察記錄到七家灣溪流域的鮭魚族群最大生態承載量可達5000餘尾,現有的整體魚群數量在4000餘尾左右,符合監測計畫中生態模式推估的最大量,顯示族群已有穩定生存環境。

雪霸處自2006年起就進行溪流棲地放流及族群監測工作。經過2009、2010年的放流作業後,保育人員欣喜發現,七家灣溪附近同為大甲溪上游溪流的「羅業尾溪」,也建立了數量達1000多尾的櫻花鉤吻鮭族群:2014年6月的調查記錄顯示,放流個體所繁殖之野生族群共有1681尾,其中新生鮭魚有650尾。

周遭溪流生態關係著櫻花鉤吻鮭的存活,廖林彥表示,健全的族群需要至少3條相距一定距離的溪流有櫻花鉤吻鮭,達到一定的數量且能在其中自我繁衍才算成功;因此復育的工作仍需持續進行多年,才有將櫻花鉤吻鮭從瀕危物種名單中移除的可能。

櫻花鉤吻鮭保障我們喝的水

廖林彥認為,櫻花鉤吻鮭對於溪流生態是一種環境指標,只要櫻花鉤吻鮭族群健康,周遭生態如貓頭鷹、蛇類、鳥類等也會豐富多樣,更是保障了住在下游人們的飲水安全。5000尾的櫻花鉤吻鮭族群,顯現了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進行就地及異地保育策略的階段性成果。廖林彥表示,櫻花鉤吻鮭復育,要經過各種考驗,例如颱風就會影響櫻花鉤吻鮭的存活數量。研究單位今年10月初也會在松茂社區的樂山溪進行櫻花鉤吻鮭種魚的放流。期望在不同溪流,建立更多衛星族群,增加鮭魚族群遺傳多樣性,讓台灣櫻花鉤吻鮭族群生生不息。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