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Dec. 29 2015

「左鎮人」的幻滅帶來新的期待

  • 「左鎮人」的幻滅帶來新的期待

    「左鎮人」的幻滅帶來新的期待

1

從2~3萬年降到3千年的「左鎮人」頭蓋骨。圖片來源:引自Shikama, Tokio, C. C. Lin and Nobuo Shimoda, et al 1976。圖片由臧振華提供。

        中國大陸自廿世紀初期發現「北京人」以來,陸續發現了很多屬於舊石器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臺灣是屬於亞洲大陸的典型大陸島,在 更新世的冰河期間,曾數度與中國大陸相連;臺灣是否也有舊石器的人類和文化存在呢?在冰河時期,大陸上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古人類,有無經過相連的陸地而來到臺灣?

        早在日治時期即有考古學者推測:在冰期的時候,大陸上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古人類,很可能追隨南遷的動物群而來到臺灣。這項推測到了1971年終於有了具體的線索,臺灣大學的宋文薰教授與臺灣省立博物館的一些研究人員,在臺南縣左鎮鄉探察菜寮溪所新發現的犀牛化石時,無意間在化石收藏家郭德鈴先生所採集的菜寮溪化石中,發現了一片屬於人類右頂骨殘片的化石。1974年,日本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教授也在另一位化石收藏家潘常武先生的藏品中,找到一片採自同一地區的人類左頂骨化石。這兩片人類頭骨化石經鹿間教授帶回日本研究後,認定是屬於現代人種(Homo sapiens sapiens ),而它們的年代,經過用氟和錳含量的相對年代方法測定,得到約有2萬至3萬年的結論,並由鹿間時夫、林朝棨、下田信男及馬場攸男於1976年在日本人類學會之學術期刊《人類誌》上正式發表了研究報告,說明至遲在距今2至3萬年前,臺灣島上已經有人類居住,這些人類後來被命名為「左鎮人」,並被編入國中的認識臺灣和高中的歷史教科書中,成為眾所周知臺灣最早的人類。

        然而,關於左鎮人化石的年代,在學者間其實一直存有疑問。即使親自採集化石的潘常武先生對此也有所懷疑。首先關於定年之方法,由於氟和錳在動物骨骼中的含量與濃度易於受到埋藏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作為一種相對定年的方法,其可靠性是比較低的;而骨骼成岩化的年代,同樣也與其埋藏環境有關。其次,用以測定年代的人骨樣本,是採自河床之上,而非出自有清楚脈絡的考古地層中,因而也無法與有較清楚年代的考古文化相連結。

        既然如此,那麼是否有必要對這些人骨重新定年呢?當然有其必要。但是由於這典藏在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左鎮人」骨骸,已經被視為國寶級的藏品,其數量僅有六片,而每一片的量體又很小,任何測定年代的方法,都有可能對它們造成無可回復的破壞。因此無論是館方或學者都不敢輕易嘗試重新進行年代的測定。

        直到最近,由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想要對左鎮人的標本作一展覽,因而發現確實有必要對左鎮人的年代問題作一釐清。於是委託了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邱鴻霖博士進行研究。為此,該館還特別召開了典藏委員會,對於是否採取破壞性檢測進行了審慎的討論。最終同意在取樣前須以3D掃描作完整記錄,並以採樣大小不超過標本原大2分之一的原則下,邱博士得在兩件標本上取樣,送到美國佛羅里達的貝塔實驗室進行加速器質譜儀(AMS)碳-14年代測定。其中一件,就是過去曾經被日本學者測定過年代的同一片頭骨。碳-14年代測定是利用考古遺存(主要是動物和植物)內碳-14同位素含量的計測,以測定年齡的一種方法,這是一個相當準確的定年技術。

          貝塔實驗室的測定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原來測定為2到3萬年的一件標本,其年代經過校正後為距今3千年,另一件則只有2百多年。這個結果顯示了兩種可能:其一是過去以氟和錳含量的年代測定的確是有問題的,其二是在菜寮溪所採集的幾件人骨化石,因為都不是出自地層當中,其年代未必一致。這一新的年代,完全顛覆了過去對「臺灣最早人類」的理解,著實令人震驚。

        為此,臺博館陳濟民館長很慎重地聘請了考古專家對邱博士的研究結果進行審查。審查委員一致建議應該將同樣的標本再送到另一個實驗室進行年代測定,以作交叉比對。在不違背臺灣博物館典藏委員會所設定的條件下,邱鴻霖博士將從同一件標本所剩餘的採樣送請澳洲國立大學地球科學放射性碳-14定年實驗室進行年代測定,其結果與貝塔實驗室所測得的年代十分接近,都是約距今3千年。有了這個結果,關於「左鎮人」的年代,可以說大勢底定,「左鎮人」是臺灣最早人類」的說法從此幻滅。

        不過,「左鎮人」的幻滅,只是就目前在左鎮所發現的人骨而言,其實我們仍不能排出未來在左鎮發現另一更早「左鎮人」的可能性。因為台南左鎮菜寮溪一帶,過去發現了大量年代可以早到早更新世中期到中更新世早期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群,包括早坂中國犀、劍齒象、猛獁象、梅花鹿、台灣四不像鹿、野豬、水牛、虎、河馬等。這些動物很可能是在冰河時代因為避寒從大陸通過還是陸橋的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在此過程中的某一時期,也許還有古代人類伴隨其中。最近在澎湖海溝發現了一個被稱之為「澎湖原人」的下顎骨,其形貌相當古老,年代也相當早,經測定大致介於19至45萬年前之間,研究者認為這一下顎骨形態與安徽和縣所發現的化石人類相近,有可能是從大陸來到澎湖。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台南左鎮一帶可能還有比2、3萬年更早的人類存在,只是還沒有發現而已。「左鎮人」的幻滅,是忠於學術證據,並不讓我們難過,反而帶給我們發現另一個「左鎮人」的期待!


撰文:《國家地理》雜誌學術顧問 臧振華教授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