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的角蜥屬(Phrynosoma)成員大概是爬蟲類群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禦敵妙招,牠們有辦法從眼睛噴出血柱,藉此嚇跑掠食者。在這個屬約17種(更新至2014)物種中,可能有超過半數都有此噴血絕活。Sherbrooke 和 Middendorf 就於2001的Copia期刊文章指出,噴血的招數可能是祖徵,換句話說,這一群角蜥們可能在共同祖先(演化早期)的時候就具備這樣的行為。其中幾些喪失噴血絕活的物種,是後來才褪去這樣的行為,因此我們會稱為衍徵。
via GIPHY
眼睛會噴血的是美洲的角蜥(Phrynosoma);然後另一種很常搞混的是來自澳洲的多刺魔蜥(Moloch horridus),牠們的絕活是能夠以身子攔截水氣、導入嘴巴、全自動地飲水器,相當驚人的沙漠適應!Source: National Geography Wild
無獨有偶,有會噴血的蜥蜴,當然也會有吐血的蛇囉。來認識一下擁有特殊禦敵行為的林蚺(Tropidophiidae)!林蚺是一群住在新世界熱帶地區的「一臉蚺樣」的蛇類,雖然外型相似,但是牠們在演化上出現的順序還早於蚺或蟒(Boidea)這一類的蛇。我們由演化樹上尋根,在別過盲蛇下目後(或者你說「最原始」的,但是千萬別誤解原始=簡單=少了某些特徵,這只是描述他們的演化支系起源地最早),接下來像是筒蛇、管蛇、盾尾蛇、閃鱗蛇和林蚺,都是演化樹上較基群的物種。林蚺的體型不大,大概只有30~60公分,多數穴居、少數樹棲。自衛的方法別出心裁,牠們能夠從眼、嘴、鼻孔滲出血水,因為蛇沒有耳朵,所以沒辦法達成七孔流血的成就。
這種畫面遠遠看,是不是讓你聯想到非洲的大蟒蛇纏繞中小型的羚羊呢?不過,大小可要縮小十倍呢。仔細一看,這其實是一隻成年的母古巴林蚺(全長約50公分),正試圖吞下一隻中大型的變色蜥(古巴鬍子變色蜥,Anolis porcus,吻肛長約15公分)Source: Herpetology Notes, volume 7: 527-529 (2014)
2014年五月刊登於《爬蟲學紀實》(Herpetology Notes)的文章,就秀出了林蚺科中最大的物種──古巴林蚺(Tropidophis melanurus)的滲血禦敵照片。文章一開始有提到這樣禦敵方式,我們稱作 Autohaemorrhaging(就是自發性出血的意思)。大抵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從泄殖腔出血,另一類就是由頭部孔洞出血。前者例如美國西部不少見的疣唇蛇(Rhinocheilus lecontei),從泄殖腔排出伴隨惡臭的血液來趕跑掠食者 [註]。後者就如林蚺科的物種了,總計近20個物種裏頭,目前已經有12種有被記錄過這樣的五孔流血行為。
文獻作者Manuel Iturriaga描述,他剛開始抓到這條古巴林蚺時,牠先從泄殖腔泌出白色膠狀的液體,帶著難聞的味道。接著眼睛開始滲血,雙眼旋即染上了一層鮮紅,然後是嘴巴開始吐血。數分鐘後,全身都沾染了這些血水,看起來格外慘烈。最後,小傢伙將自己裹成一顆球,把最重要的頭藏到身體裡面,就這樣怵目驚心地躲著。經過的時間大概是十分鐘。
不過,截至目前,這些五孔流血的方式是不是真能嚇走敵人尚不清楚(我們很清楚知道噴血的角蜥在遭遇犬科掠食者侵擾之下有比較高的存活率)。豬鼻蛇在裝死的時候,也有紀錄過從嘴巴吐血的行為。仔細搜索之下,臉書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小站(Herpetologist Chat) 2012年的po文有提到,廣泛分布在歐洲和西亞的棋斑水遊蛇(Natrix tessellata)也有吐血防禦的行為呢!
[註]: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可以從前面跟後面的洞流出血來,那噴出氣體好像也不足為奇了齁?不少種類的蛇種會噴氣,示威或警告來犯的掠食者(相信不少養蛇的朋友都有經驗)。但也有幾個物種的蛇,禦敵的方法用後面的洞噴氣。換句話說,用「放屁」來禦敵!當然,情況沒有那麼不正經,也不是用惡臭嚇退敵人,目前認為是用來分散掠食者對頭部的注意力。例如美國西部這兩種蛇,都具有放屁的行為,一種是劇毒的西部珊瑚蛇(Micruroides euryxanthus),另一種是吉娃娃鷹鼻蛇(Gyalopion canum)
想要聽牠們的屁聲嗎?請點選此連結。
Reference:
Iturriaga, M. (2014) Autohemorrhaging behavior in the Cuban Dwarf Boa Tropidophis melanurus Schlegel, 1837 (Serpentes: Tropidophiidae). Herpetology Notes, volume 7: 339-341
Sherbrooke, W. C., & Middendorf III, G. A. (2001) Blood-squirting variability in horned lizards (Phrynosoma). Copeia, 2001(4): 1114-1122.
撰文:曾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