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們不是獨立的物種,只是擁有會產生黑色素的基因。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 Josie 詢問我們:為什麼國家地理頻道的《大貓週》沒有黑豹特集?於是我們決定破除幾個關於這些大貓的迷思。
牠們不是獨立的物種,只是擁有會產生黑色素的基因。
來自亞利桑那州的 Josie 詢問我們:為什麼國家地理頻道的《大貓週》沒有黑豹特集?於是我們決定破除幾個關於這些大貓的迷思。
首先:「黑豹」(black panther,嚴格來說中文直譯應該是「黑山獅」)並不是一個物種。這是一個泛稱,泛指任何擁有一身黑毛的大貓。
根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說法,這種現象是「鼠灰色基因」(agouti gene)造成的,這個基因能控制毛幹內黑色素的分布方式。此一現象在生活於亞洲與非洲的花豹(leopard)以及生活於南美洲的美洲豹(jaguar)身上最為常見。(愛貓人士也許會有興趣知道:鼠灰色基因並不會讓家貓長出一身黑毛。)
根據「拯救大貓」(Big Cat Rescue)的說法,這種毛色是因為麥拉寧色素過多,加上動物本身有「黑化症」(melanistic)所致。
而且,黑豹雖然一身黑毛,卻不表示牠們身上沒有斑點——牠們的斑點只是比較不明顯而已。(相關閱讀:〈史上首例!發現「草莓」花豹〉)。
「當陽光以某種角度照在牠們的毛皮上時,你就可以清楚看出牠們的斑點,但如果相隔一段距離,或者沒有陽光直射,牠們看起來就是素面的黑色,」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布朗克斯動物園園長 Patrick Thomas 說,他們園內有兩隻黑色花豹。
「黑的花豹在亞洲比在非洲常見,」Thomas 說,「但不管在任何地方,牠們都稱不上『常見』。」
有斑點反而比較不顯眼?
對夜間狩獵者而言,擁有一身黑毛不是應該比較有利、也因此比較常見才對嗎?其實並非如此,Thomas 說。
「一隻素色的動物其實比一隻花色的動物更容易被其他物種發現,」他說。
「所以,在斑駁的植被之間,擁有條紋的老虎或擁有斑點的花豹、美洲豹、獵豹,比一隻純素色的動物更不容易被看見。」(看更多大貓的照片)。
此外,Thomas 表示,把大貓想成只在夜間出沒的夜貓子是一種錯誤的概念。
「牠們是機會主義者,」他說。「如果白天出現打獵的機會,而且牠們餓了,牠們就會打獵。」
而如果「你在白天打獵,擁有花色毛皮會比披著一身素色毛皮有利。」
其他的野生貓科動物也會有黑化現象(melanism)—— PLOS ONE 於 2012 年進行的一份研究指出,目前為止這種現象已經在13個物種身上記錄到。但 Thomas 補充:他還未曾聽聞獅子或老虎身上有這種情形出現。
太可惜啦!
撰文:Liz Langley, National Geographic
編譯:魏靖儀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