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亞斯博.杜斯特在羅馬尼亞工作時,意識到自己與熊的距離過於接近,於是捕捉下這張照片,真實呈現了該地區保育人士日常面臨的緊張局勢。
想像一下,如果你離一頭飢餓的熊這麼靠近會怎麼樣?國家地理攝影師亞斯博.杜斯特在羅馬尼亞工作時,拍到一頭熊努力往車裡張望的照片。這次接觸顯示,隨著人熊之間的衝突日益增加,保育人士在努力讓歐洲最後僅存的荒野之一重新野化時所面臨的挑戰。Photograph By Jasper Doest
攝影記者亞斯博.杜斯特(Jasper Doest)抵達外西凡尼亞山脈,為《國家地理》11月刊記錄人類與野生動物的共存現況時,他原本計畫在南喀爾巴阡山脈的茂密樹林中拍攝。
杜斯特說:「這裡有一片美麗的山景,還有茂盛的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荒野。」
不過,他在路邊發現一則值得報導的故事,並與一群討食的熊發生近距離的私密接觸。
他與熊的近距離接觸使他拍到一些精采照片。然而,這件事也凸顯出羅馬尼亞和其他地區的保育人士在努力恢復及保護荒野時所面臨的重大難題
一群熊向開車通過特蘭斯法加拉山公路(Transfăgărășan)的遊客討食,這條著名的山路蜿蜒穿過羅馬尼亞的喀爾巴阡山脈。只需要餵食幾餐,就會讓熊迷上人類食物,進而引發熊與人之間的衝突。
為什麼不該餵熊
有一名遊客告訴杜斯特,她一直在保護區的路邊餵熊,於是杜斯特改變這次報導工作的探討方向。
「她開始給我們看照片。」杜斯特說:「那些照片很棒。我們發覺,這對於討論保育工作在社區內的接受度而言,是非常好的起點。」
遊客受到當地充滿魅力的棕熊所吸引,可能會忍不住餵食牠們,因而造成災難性影響。
熊遇到人時通常很害羞,但只需要餵食幾餐,就會讓熊迷上人類食物。在那之後不久,熊就會失去野性。牠們反而可能開始依賴人類來獲取食物,使熊與人之間發生更多衝突,並讓熊在過於靠近時淪為攻擊目標。
由於熊愈來愈習慣與人互動,所以這片地區的熊與人之間也發生愈來愈多衝突。這種情況最終會引起當地民眾反對重新野化的工作。杜斯特解釋:「社區不歡迎森林保育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愈多森林就代表愈多熊。
2023年,這片地區發生95起熊攻擊事件,而一名登山客在今年夏天遭到致命襲擊,促使官員將該國的年度捕殺額度從220頭熊增加至481頭熊。杜斯特也記錄到一頭受傷的母熊,牠因為車禍或陷阱而失去一條腿。
他說:「牠養育小熊的唯一辦法就是沿著那條路討食。」這種實際情況讓母熊和小熊都身處險境。杜斯特說:「被人餵食的熊會成為問題熊。」
這種現象可能對保育工作造成意外後果,使喀爾巴阡保育基金會(Foundation Conservation Carpathia)等組織進行的重新野化計畫遭受阻力。杜斯特說:「社區不歡迎森林保育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愈多森林就代表愈多熊。」
拍到照片
人與熊之間的脆弱關係引起杜斯特的興趣,而且這項議題很快就比他預期的更迫近他眼前。杜斯特和助理在一處隘口上行駛時,發覺那些在路邊徘迴的熊是在等待人類施捨食物。「這種事令人非常難過。」他說:「讓我們意識到牠們已經徹底改變自己的行為。」
杜斯特停車觀察那些熊,但他降下車窗時,一頭棕熊直直走向他的車並做出動作,期待能獲得美味的食物。
杜斯特心想:「現在是拍照的最佳時機。」他的手指在快門上猛按,拍下六張照片(五張模糊,一張清晰),然後才退到安全的位置。
稍後這位攝影師的腎上腺素才開始飆升,因為他終於意識到,即使他拍到一張完美展現該地區人熊衝突的照片,但他剛才離那頭熊和潛在危險真的非常近。
後續幾天,杜斯特見到其他類似案例,顯示遊客餵食如何改變他們造訪的脆弱生態系。當他觀察到遊客對熊餵食甜甜圈等零食,他發覺該地區的保育故事與人和熊都息息相關。
「這不僅關乎重新野化,也關乎重新野化為我們帶來的機會和困難。」他說:「這關乎我們如何在生活中接受自然,以及如果我們以正確的方式接受自然,能獲得什麼效益。」因此,杜斯特敦促大家不要餵熊,這樣才能拯救動物的生命,以及社區對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承諾。
延伸閱讀:該如何挽救北卡羅來納州的「鼻涕水獺」?拆掉水壩或許是關鍵! / 野生浣熊超可愛,但請不要餵食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