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ul. 29 2024

工作假期護水圳 原生種魚類「水打扁」再現五溝水濕地

  • 五溝水工作假期進入水圳清除水道雜草,恢復原生植物生存環境。攝影:李育琴

    五溝水工作假期進入水圳清除水道雜草,恢復原生植物生存環境。攝影:李育琴

  • 居民帶著孩子下水採水空心菜。攝影:李育琴

    居民帶著孩子下水採水空心菜。攝影:李育琴

  • 工作站在溼地中復育的高體鰟鮍。攝影:李育琴

    工作站在溼地中復育的高體鰟鮍。攝影:李育琴

  • 在溼地中捕撈到原生種條紋二鬚鲃,放入觀察盒進行觀察。攝影:李育琴

    在溼地中捕撈到原生種條紋二鬚鲃,放入觀察盒進行觀察。攝影:李育琴

  • 去年工程施作後的泉水窟。攝影:李育琴

    去年工程施作後的泉水窟。攝影:李育琴

1

屏東大武山下的五溝水濕地,每年夏季豐沛的地下湧泉流經聚落水圳,孕育多種原生水草和魚類。為了讓原生種水草有足夠空間生存,不受外來入侵種壓迫,在地團體五溝水守護工作站13、14日舉辦棲地營造工作假期,召集民眾一起來清水圳、除雜草、進行濕地生物調查,認識臺灣原生魚類。工作站也宣布,在地消失已久,客家話稱「水打扁」的臺灣原生種高體鰟鮍(音同旁皮),重新出現在五溝水濕地。

五溝水工作假期進入水圳清除水道雜草,恢復原生植物生存環境。攝影:李育琴

五溝水工作假期進入水圳清除水道雜草,恢復原生植物生存環境。攝影:李育琴

除巴拉草  恢復原生水草生存空間

五溝水圳水草豐富,有臺灣特有種屏東石龍尾、探芹草等。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長劉晉坤表示,水圳中水源豐沛但長年泥沙堆積,使得岸邊長出大量雜草,快速蔓延,尤其強勢的巴拉草覆蓋河道,影響原生種水草的生長。工作站辦理工作假期,召集遊客一起來下水除草,透過適度的干擾,讓原生種水草有足夠生存空間,也能維持社區景觀整潔。

活動參加者有社區志工、屏東在地高中社團師生等,許多人第一次來到五溝水。經過初步講解,大家手拿鐮刀、穿上雨鞋,走下聚落屋舍後方的屋背溝,在清涼的水流中,志工奮力砍草。除了巴拉草,水圳中也長滿水空心菜,五溝社區居民聽聞要清水圳,趕緊帶著孩子下水摘菜,將鮮嫩的空心菜採回家食用或贈送親友。不過,涼爽的湧泉讓孩子和志工們忍不住玩起水來。

AD

ads-parallax

居民帶著孩子下水採水空心菜。攝影:李育琴

居民帶著孩子下水採水空心菜。攝影:李育琴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邱郁文團隊調查,五溝水有多種臺灣原生種魚類,如條紋二鬚鲃、高體鰟鮍、臺灣石鮒等,不僅原生魚種類多,也是密度最高的。近年工作站在濕地中復育水草和原生魚類,今年更成功復育了原生種高體鰟鮍,令團隊非常振奮。

河蚌與高體鰟鮍互利共生  

劉晉坤說,「高體鰟鮍客家話稱『水打扁』,魚身色彩斑斕,是過去客家聚落水圳中常見的魚類,與我們的生活很親近。因河川圳溝水質污染早已消失難見,如今終於又在五溝水濕地看到牠,非常開心。」

工作站利用高體鰟鮍與河蚌互利共生的關係,復育這個原生種。劉晉坤解釋,高體鰟鮍會將卵管產在河蚌殼內,卵孵化成魚後即衝出蚌殼,河蚌也會趁此機會將其幼苗噴在魚體身上,以利後代隨著魚游往他處繁衍。今年團隊在濕地裡放入河蚌,不久後即調查到不少高體鰟鮍個體。

工作站在溼地中復育的高體鰟鮍。攝影:李育琴

工作站在溼地中復育的高體鰟鮍。攝影:李育琴

避免環境破壞  建立生物基礎資料 

邱郁文說明,人與生物一樣,必須和環境互利共生。「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人要利用環境,就必須維持生態的平衡。」五溝水因為有地下冒出乾淨的湧泉,孕育很多水草,這裡有高密度的臺灣原生種魚類,也可能有不少在地特有種。他進一步說明,為了避免珍貴的環境被破壞,必須建立環境的基礎資料,因此生態調查很重要。

在初步解說後,參與者走入河道,放置蝦籠、蛇籠等,也用手操網嘗試撈起水中的魚類觀察。河水清澈可見許多外來放生的類小鲃、孔雀魚和魚郭魚等,在水草下方也有不少條紋二鬚鲃、屏東沙鰍、米蝦等,社區志工則抓到了強勢外來種泰國鯉幼魚和鯰魚。透過觀察,參與者了解水域中的生物組成,以及保育原生種的重要性。

在溼地中捕撈到原生種條紋二鬚鲃,放入觀察盒進行觀察。攝影:李育琴

在溼地中捕撈到原生種條紋二鬚鲃,放入觀察盒進行觀察。攝影:李育琴

去年工程施作後的泉水窟。攝影:李育琴

去年工程施作後的泉水窟。攝影:李育琴

參與者親身體驗生物調查後,下午前往泉水窟,了解去年遭工程破壞的湧泉上游。只見池底出現少量積水且長出青苔。劉晉坤指出,原本湧泉會從水池邊緣滲出,但現在遭水泥石砌封住,池底的泥層也可能被挖壞,泉水窟的舊貌是否恢復,要看未來雨季過後蓄水的情形。

屏東大同高中生物科教師陳明男帶著學校生物志工團和家人,一起參加工作假期。第一次來到五溝水的他說,對乾淨的湧泉感到驚訝,也為在地青年愛護家鄉土地的熱情而感動,代表環境永續得以傳承。此外,經過邱郁文老師的講解,了解生物互利共生的概念,在生物知識和教學上獲得很大的啟發。他說,除了書本上的知識,我們必須多了解在地環境,「在地的環境生態需要讓更多人認識,認識後才會產生情感,想去保護它。」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