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麝香貓,是否讓人馬上聯想到咖啡?其實,俗稱的「麝香貓咖啡」來自椰子貓(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取食咖啡果實後,排遺中經消化而產生特殊氣味的咖啡豆。椰子貓分布於印尼、斯里蘭卡、東南亞等地區,與臺灣的麝香貓(Viverricula indica)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麝香貓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雖然在台灣許多地區都有分佈紀錄,但受到棲地開發、遊蕩犬等威脅,加以牠生性警覺靈敏,少有機會能在野外見到牠的身影。也因此,麝香貓算是救傷單位的稀客,受傷後能被人發現並通報的機會不多,有幸被送到救傷單位的,傷勢也多半非常嚴重。野灣在2023上半年之前僅受理過4隻麝香貓病患,皆因中陷阱、車禍、遭犬攻擊而死亡。
今年,野灣首次接獲因失親而被通報救援的麝香貓幼獸。不同於過往個案的慘烈傷勢,兩隻健康的麝香貓寶寶可愛極了!身上鮮明的黑色縱紋、渾圓的耳朵,配上黑溜溜的大眼睛,真讓人難以抗拒。不過,保育員的職責是讓幼獸成大後具備謀生能力且對人類保持警戒,因此並不能隨意親近動物,只能在餵食、清潔等必要的時刻與麝香貓寶寶接觸,並穿著偽裝衣遮蔽人類的形體,避免牠們習慣人類的出現,才不會影響未來的野放訓練。
麝香貓幼獸的可愛模樣(照片由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提供)
麝香貓寶寶雖然可愛,但繁瑣的照養工作仍讓保育員苦不堪言。一天需要餵食五餐,每兩小時一餐,加上泡奶和清潔奶瓶器具的時間,幾乎一整天都得花在牠們身上了,更別提寶寶們時常只顧著玩,沒辦法好好配合吸奶,一餐折騰下來幾乎耗盡保育員的氣力,只能默默期盼牠們快快長大,儘早回到野外展開新的生命旅程。
對麝香貓寶寶而言,保育員不管再怎麼盡力照顧,也比不上窩在媽媽懷裡的溫暖;尤其生存技能的傳授,人類相比親獸,更是事倍功半,困難重重且具失敗的風險。民眾若發現落單的幼年動物,務必先保持安全距離,仔細觀察親獸是否就在附近,千萬不可貿然介入,否則一不小心就成為擄走幼獸、拆散家庭的綁架犯了。若現場不易判斷,可以撥打1999通報或連繫鄰近的救傷單位,交由專業人員協助,務必確認動物是真的需要幫助,才可以介入!讓幫助動物的善心以正確的行動實踐。
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野灣發起自2016年底,由一群熱愛生命、熱愛臺灣這片土地的野生動物工作者組成。在臺東縣池上鄉成立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試圖補足東臺灣野生動物救援的資源缺口。促使野灣完成此目標的主要理念為:野生動物救傷應由全民參與,不應該僅由政府買單。野灣期許能成為社會大眾與野生動物間的橋樑,透過野灣的專業來幫助不幸落難的野生動物,藉此讓大眾了解野生動物所面臨的困境,以達到全民參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