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綠色和平3月9日公布臺灣六種漁市常見魚類體長調查,發現有七成是未達成熟體長就撈上岸販賣的小魚。綠色和平呼籲,行政院應在3月底前通過《海洋保育法》(海保法),加速海洋保護區擴大並落實管理,避免過度捕撈導致資源耗竭。行政院代表則承諾海保法將在下月進行政院會審議,並於本會期送至立法院。
漁市常見六大魚類 七成未達性成熟體長、小白鯧「半個巴掌都不到」
綠色和平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員何宣慶展開魚類體長調查,自2023年1月7日到2月12日間,走訪基隆、宜蘭、高雄、屏東等地漁市場,調查白腹鯖、黑喉、日本竹筴魚、日本馬頭魚、盤仔及白鯧等六種常見魚類體長。
參考國內外文獻「50%性成熟體長[1]」比對後發現,至少七成以上小於成熟體長就被捕撈、販賣,其中白腹鯖比例最高(100%),臺灣過年常食用的白鯧也高達77%。
調查也凸顯國內魚類體長資料量不足的問題。何宣慶說,國內成熟魚種的跨年度體長報告搜尋不易,且格式不一,對於市場魚類「可不可以吃、成不成熟」,目前也無參考標準。
何宣慶舉例,高雄前鎮漁港就發現許多小白鯧「半個巴掌都不到」。業者常用「沒有選擇性」的底拖網捕魚,漁獲量雖大,卻極易造成誤捕,加上無嚴格體長規範管理,種種跡象顯示《海保法》要求加強海洋科學監測的重要性。
綠色和平調查發現市面上許多魚類至少有七成是未達成熟體長的小魚。攝影:廖禹婷
漁市販售魚類體長大幅縮水 行政院承諾:海保法本會期將進立院
「過度捕撈的警訊不能再忽視。」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鍾孟勳說,《海保法》通過後將擴大海洋保護區,只要落實執法、進行有效管理,杜絕違規捕撈,生態恢復後魚群自然會聚集,進而產生外溢效應,同樣能為漁民帶來正向影響。
曾從事漁業20多年的休閒娛樂船船長王銘祥也說,早期捕魚有季節性觀念,但近十幾年來漁業資源枯竭,漁民雖知道不能抓小魚,無法規管制便還是「海裡有什麼就捕什麼」。
出現在高雄前鎮的白鯧大部分個體皆小於Lm50(12.1cm)。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聯合國去年底達成歷史性協議「在2030年前保護30%陸地、海洋」,鄰近國家如日本、印尼、澳洲也紛紛宣示,將在2025年以永續方式管理100%水域。距離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剩兩個月,我國《海保法》卻尚未步出行政院大門。
綠色和平及其他團體代表3月9日直接將魚攤搬至行政院門前,展示幾十年前多販售成熟體長的魚類,現在卻大幅縮水。行政院由交通環境資源處處長陳盈蓉代表接下一盤剛從市場上採買的小魚,對於立法進度僅表示:「這個會期送立法院的機率很高」。
註釋
[1] 50%性成熟體長(Lm50):當魚類族群個體長度增加,成熟個體的比例也會隨之提升。某魚類族群中有50%的個體都達成熟時,其體長即為該魚種的Lm50。此數據常用於評估魚類族群健康及水產養殖,也是制定漁業管理的重要參考基礎。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