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莉.萊德(Sally Ride)用的衛生棉條大概是最受全球矚目的棉條。
這位美國第一位上太空的女性,出任務前還有科學家特別為她的「私事」操心。除了為棉條秤重,還請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嗅聞專家決定:到底該帶無香味還是有香味的──這是為了確保在密閉的太空艙中不會有太突兀的氣味出現。工程師當時就考量到在外太空待上一週,究竟需要帶幾條棉條。(他們當下就問她:「100條對嗎?」她的回答是否定的:「數目不對。」)
那些工程師也算是體貼的了,據說他們還把棉條的線全綁在一塊,才不至於飄走。我腦中馬上閃過,萊德的棉條在太空艙中如一串香腸飄來飄去的畫面;還很好奇,當時如果有男性太空員撞見這些棉條,是否會感到有些害羞,並試圖若無其事地儘快「飄離」現場。
總之,NASA對於公開談論「大姨媽」這回事顯然感到不適。在女性太空人出現前,不只大家刻板印象中認為,女性上外太空會變成愛哭鬼或在經期間無法正常工作,也誤以為經期在宇宙中會大亂。沒有地心引力,經血有辦法順利從子宮流出來嗎?也許經血會一直積在那,或甚至透過輸卵管倒流到腹部,形成「經血倒流」現象。
最終,亂猜一氣也沒用,只能實際把人送上去再看看。結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子宮在無重力狀態下,內膜脫落過程頗為順暢(畢竟,躺著也還是會流血)。不過,在太空中使用棉條是挺麻煩的,而經痛不管在外太空還是在地球上都一樣難熬。所以,現在科學家就提出了新方案──也許月經根本不必存在。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客座教授兼婦產科醫生潔恩(Varsha Jain)表示,有一種綜合口服避孕藥,持續服用(無須停藥一週以刺激來潮)的話,對不想在任務期間「失血」的太空人來說,是目前最棒也最安全的做法。她與同事威特林(Virginia Wotring:NASA藥理學家主任,曾被問是否能推薦最棒的避孕法)在《微重力》(Microgravity)期刊中發表了一份關於太空月事的報告。皮下植入與子宮環都是可行避孕法,但在外太空,口服避孕藥已經足以發揮效果。
事實上,不只女太空人嘗試持續服用避孕藥(比起萊德的太空棉條事件,戲劇化成分少了許多),地球上的女性也傾向「無月經」選擇。潔恩表示根據統計,約1/3女性認為好朋友應該每月造訪,這樣才自然、正常,同時也能確認自己沒懷孕。不過,在停藥的那一週,月經來並非必然,也根本算不上自然。持續服藥的女性,就少經歷了子宮內膜增厚繼而脫落的過程。而且就算「見血」,也不代表一定沒懷孕。
潔恩說:「壓制月經來潮百分百安全。當然,口服避孕藥也帶有一定的風險──腿部與肺部可能出現血塊。但潔恩說,研究並未指出,持續服藥與每月停藥一週,風險上有何差異。
以長期太空旅行來說,略過月經有許多優點。潔恩與威特林寫說:「國際太空站的美國廢棄物處理系統,在回收尿液的處理技術中並未考慮到經血問題。」一名女子在太空中三年(假設是去火星來回一趟所需時間),需要1,100顆口服錠,太空任務負載總重量就會增加,但絕對比帶上棉條輕便。
世人對於女性生理機能面向並非全盤通曉,例如子宮環在火箭發射時,是否會受到高G力影響而移位?那皮下植入會不會鉤到太空衣?雖屬奇想,但迄今未曾有人如此嘗試。
如果我們不避諱談到「大姨媽」,也許就能了解更多。
撰文:Erika Engelhaupt
編譯:鄭惟心
延伸閱讀>>講到女性議題,你知道尼泊爾有所謂的「活女神」嗎?一起來了解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