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近年來海洋垃圾已成為各國亟欲解決的環境問題,不過其實有近八成海洋垃圾源自陸地。由於臺灣地面水體主管單位複雜,環保署2018年起與跨部會、縣市政府合作,建立河川垃圾攔除管理機制,並在5月3日公布2021年度河川垃圾攔除成果。
水保處長顏旭明指出,2021年全臺總共攔除9650公噸垃圾,包含299噸的人為垃圾,其中以垃圾包及塑膠類的數量為最大宗,占了九成。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近年來海洋垃圾已成為各國亟欲解決的環境問題,不過其實有近八成海洋垃圾源自陸地。由於臺灣地面水體主管單位複雜,環保署2018年起與跨部會、縣市政府合作,建立河川垃圾攔除管理機制,並在5月3日公布2021年度河川垃圾攔除成果。
水保處長顏旭明指出,2021年全臺總共攔除9650公噸垃圾,包含299噸的人為垃圾,其中以垃圾包及塑膠類的數量為最大宗,占了九成。
攔除網以固定式攔截網方式,設置於河川斷面。圖片來源:嶼水相惜民眾資料網
根據聯合國統計,大約八成的海洋汙染來自於陸地。顏旭明指出,依據國外定義,只要超過海岸線50公里以上即屬海洋垃圾,而臺灣的島嶼特性,也導致陸地垃圾極易流入大海,危害海域生態。
然而,維護河川清淨可不簡單,臺灣地面水體主管單位複雜,有賴於跨部會的協力。2018年起,環保署水保處與全國22個縣市、水利署10個河川局及農委會農田水利署17個管理處合作,建立河川垃圾攔除管理機制,強調「定期清、立即清、緊急清」,並編列預算補助縣市執行。
目前全國已佈下610處固定攔除點,包含水門141處、抽水站53處、其他攔除點416處。每年也有超過5000點的機動攔除點。攔除的河川垃圾可分為自然垃圾(如竹木、雜草等)及人為垃圾。水保處指出,2019~2021年巡檢次數從2852次上升至1萬2865次,攔除次數則由4520次提高到1萬1265次,攔除總量從1萬9895萬公噸到9650萬公噸。
水保處薦任技正王瑞鋐指出,雖然人為垃圾的攔除量呈下降趨勢,不過2021年仍攔除了299公噸人為垃圾,其中有90.9%為垃圾包、5.1%則是塑膠類,另外玻璃、保麗龍及鐵鋁類則各占1.6%、1.2%及1.1%。
水保處今在記者會上也展示不同的河川垃圾攔除設施。其中「攔汙索」屬於非定點式攔除,可快速及大量攔除垃圾,較常用於大條河川,不過必須定期清理,避免垃圾量過多造成斷裂;「攔除網」則可進行固定式攔截,於河川的兩護坡面設置,範圍可橫跨河川斷面,也能即時拆除,不過僅能深入水下5~10公分,避免危害水中生物。
攔除網可進行固定式攔截,也能即時拆除。攝影:廖禹婷
「攔汙索」屬於非定點式攔除,可快速及大量攔除垃圾。攝影:廖禹婷
為強化各單位攔除作業成效,水保處制定年度考核計畫,考核內容包括攔除作業、巡檢作業及淨溪活動辦理等,並將相關的管理成效、活動公告及設施等資料公布於「嶼水相惜民眾資料網」。
水保處今公布,2021年獲頒特優獎的包含臺北市、臺南市、新竹市、彰化縣、金門縣、屏東縣、花蓮縣及臺東縣政府,水利署第二、第三、第四河川局,及農田水利署新竹管理處。
王瑞鋐解釋,考核結果是依據各單位攔除作業的回報情況,例如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主動填報上傳相關資訊。顏旭明也說,由於各單位努力程度不一,因此考核不會以垃圾攔除總量等依據進行評分,「垃圾攔除總量大的單位不代表垃圾總量就愈多」。
環保署水保處5月3日公布2021年度河川垃圾攔除成果。攝影:廖禹婷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AD